第250章(第1頁)

  “是,主公,您是準備要對其下手了麼?”阿呵問道。

  “春節過後馬上就要召開兩會了,代表們要表決修建三峽大壩的議案,大事當前,其餘的都暫且往後放一放。”蠱人思忖道。

  “主公英明。”阿呵高聲頌贊。

第三卷

《柯笛遺音》

第103章

秋波古琴

  入暮時分,古樹雲平一行終于來到了鳳凰古城。

  沱江緩緩繞城而過,清澈見底,夕陽斜照,古渡棧橋,岸邊吊腳樓倒映水中,散發着幽幽一縷滄桑

  “古鏡無光,當台自照。

  森羅絕影,觌面難逃。

  行不言之令,坐緻太平。

  贊無為之化,六國晏清。

  天高地厚,水綠山青。

  山青青,水冷冷。

  湘西古渡夕陽明,嶽足當檐開畫屏”古樹雲平凝視着落霞煙霭中的古城,口中吟起了宋代高僧釋普度的《偈頌》。

  “相公,一路行來,以此地為最美,可兒從未見過這般景緻,恍若時光倒流,又回到了三百年前的乾隆年間。”可兒駐足欣賞,贊歎不已。

  “唉”秋波老妪口中幽幽長歎一聲:“前時小飲春庭院,悔放笙歌散。歸來中夜酒醺醺,惹起舊愁無限。雖看墜樓換馬,争奈不是鴛鴦伴。朦胧暗想如花面。欲夢還驚斷。和衣擁被不成眠,一枕萬回千轉”這是一首柳永的詞。

  “邢姑娘,此地仿佛觸動了姑娘的心弦,不知可否相告?”古樹雲平體貼的柔聲問道。

  秋波老妪幽幽歎息:“當年平西王衡陽稱帝,國号大周,建元昭武,同年秋便病逝。自古英雄多落寞,世人堪知心中苦啊”

  古樹雲平聽罷無言,遂引領衆人走過苔痕茵綠的古虹橋,進入破舊的北城門。舉目望去,鋪着紅石闆的街巷,一棟棟錯落有緻的青瓦木樓,白色泛黃的牆壁年代久遠,斑駁陸離,默默的訴說着往日的繁華。

  巷子兩側是一些小商鋪,有苗家婦女在兜售着一些手工刺繡,遠處偶爾傳來賣姜糖的吆喝聲,此情此景,古樸而自然。

  古樹雲平的家就在沱江邊,是一棟古樸的吊腳樓,飛檐翹脊,窗下便是緩緩流動着的江水。

  “古樹先生,你家裡還有什麼人麼?”可兒問道。

  古樹雲平淡淡一笑:“他們都在鄉下老家,古城内的這棟房子是祖傳下來的,一直舍不得賣掉。”

  他說着掏出鑰匙開了門鎖,領着大家入内,客廳内紅木桌椅,牆上挂有幾幅字畫,雖非出自名家之手,倒也古色古香。

  “古樹先生,不知可否一觀古琴?”秋波老妪愛琴如癡,尚未落座便開口問道。

  “邢姑娘稍後,在下這就去取來。”古樹雲平微微一笑,走進了内室,須臾,捧出一長方形的紫檀木匣。

  秋波老妪眼睛不由得一亮,伸手開啟琴匣,将古琴捧出撂在茶幾上。她愛憐的輕撫琴體,但見龍池上刻有隸書‘秋波’二字,并于鳳沼上镌‘戛玉鳴金’篆文印和嘉慶年間重修時的題記,琴的通體斷紋為斑斓狀‘蛇腹文’,一看便知年代久遠。

  “好琴”秋波老妪眼眶濕潤,目光哀婉,手指輕撩琴弦,“叮”的一聲,其因清越至極。

  “邢姑娘,不如我們先去吃晚飯,回來再操琴可好?”古樹雲平柔聲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