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第7頁)

她走過去問了她娘兩句,見她狀态還算不錯,這才取了個枕頭給她墊在身後,扶着她坐了起來。

等老太太坐穩了,才問道:“妮兒,你把大家都喊來,到底是有甚好事兒啊?”

劉翠花這回可沒賣關子,從懷中掏出一封信,在所有人眼前都繞了一圈兒,面對着他們滿臉疑惑,才解釋了道:“這可是長貴送回來的家書!”

此話一出,整個劉家都沸騰了。

“我兒長貴!”曹氏第一個驚叫了起來。

就連老太太的氣色也都肉眼可見地好了許多,“妮兒,這到底是咋回事兒?長貴啥時候讓人送的信?”

劉翠花這時候也不忘了誇自己兒媳婦兩句,自家孩子能幹,她回娘家也更有臉面不是?自家若是日子過得雞飛狗跳的,再親近的人看着你上門兒都免不了要頭疼呢。

“是我家九丫的義兄,先前兒那嶽侯爺的夫人看中了我家九丫,非要認了九丫當義女。嶽夫人的兒子就是先前兒在兔兒嶺附近修水庫的将軍,他來家裡的時候,我就順便叮囑了一嘴,沒想到人家還真上心了,回去認真地打聽。今兒!就今兒晌午,他才給了我這封信,且留話說咱們有啥要給長貴送的,就趕緊的,他過些日子就要回京了。”

這話一出,曹氏立刻就站不住了,轉過身就要朝着屋外走,“對對對,是得趕緊,我給長貴做了身棉衣,讓那将軍幫着給長貴送去!”

劉翠花眉頭一挑,笑道:“嫂子?如今轉眼就要入伏了,您給長貴送棉衣?”

第451章

一雙繡花鞋

曹氏歎了口氣,“棉衣還是過年前給做的呢!如今雖然天兒熱,可誰知道他們又啥時候能回來,夏日裡倒是好說,在行伍裡赤膊也能過活。若是到了天兒冷的時候,他也沒個襖子,那冬日裡可就難過活了。”

都是做娘的,對她這話倒是也能感同身受。

不過劉翠花卻比她理智得多,“嫂子,據說行伍裡冬日都給發襖子的。平日裡也發,衣服啥的咱們根本不用擔憂的。要我說,咱們要勞煩嶽将軍将東西給長貴送去,大包小包的總也不太好,不如就多給些銀錢兒吧?到時候真到冷的時候,手裡有餘錢,讓人幫着去成衣鋪子買一個也行。”

曹氏有些許動搖,劉翠花又接着說道:“再說了,我聽說嶽将軍他們都要班師回京了,說不準到不了冬日,咱們長貴就都回來了呢?”

聽說能見到兒子了,曹氏立刻就興奮了起來,有些渾濁的眼球也忽然煥發了光彩,“真的?長貴真能回來?”

劉翠花笑了笑,“這些都是我猜的,我琢磨着既然不用打仗了,還留着他們作甚?”

兩人說了兩句話,坐在炕上的劉老太太都坐不住了,連忙打斷了她們,“行了,這些待會兒再說。妮兒啊,你不是說長貴給咱們送信了嗎?信呢?信上寫的甚?”

劉翠花連忙将信拿了出來,塞到了蘇九月手上,說道:“九丫識字,讓九丫給大家夥兒念念。”

倒是也沒有人跟她争,整個劉家都是目不識丁的莊稼漢,便是将信拿給他們,也沒什麼用。

蘇九月打開信,将信中的内容給大家都念了一遍,劉家人就更是高興了。

“好家夥,我兒子居然成了百長?!他姑啊,那百長是個甚?”

劉翠花就自豪地說道:“反正是做官了!你看長貴還說等發了軍饷給你們捎回來哩!嫂子大哥,今後你們可就要享清福了!”

曹氏和劉大林笑得都合不攏嘴,就聽曹氏說道:“這孩子,他們掙點銀錢容易嘛!還想着給家裡送,還是留着他自己用吧!”

劉翠花也跟着笑,“留着正好給他娶媳婦兒。”

曹氏以及劉老太太對此都深以為然,紛紛點頭。

曹氏也不忘叮囑劉翠花一句,“他姑,你認識的人多,路子也廣,幫着瞅着些,看看有沒有合适的姑娘。”

劉翠花應了下來,“行!我回頭也跟李媒婆那兒說一聲,她介紹的人家也都還不錯。”

……

一大家子人有說有笑的好半天,隻可惜劉老太太到底年紀大了,熬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