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第8頁)

“也好。”

兩人正說着話,平王說得起勁兒,幹脆就将靜王留在了皇宮裡用膳。

靜王推辭不來,隻能應下。

可他們還沒等來飯菜,就先等到了皇上的手谕。

趙昌平抱着個拂塵,高聲唱道:“傳皇上口谕!靜王進出宮不便,這陣子又要操辦宮宴,便住在宮裡吧!就跟着平王住,兩人商量起來也方便。”

靜王:“……”

得,都說一入宮門深似海,沒想到他進宮一趟還出不去了。

他們不知道的是,皇上在給他們傳了口谕之後,還又下了一道聖旨。

聖旨上說了,為了慶賀他五十歲壽辰,特意請了國師給國子監選址,好給大夏朝培養更多的人才。

與此同時,皇上還特批了陸老夫人申請的女子學堂,說了隻有各家的當家主母知書達理才能教養出更好的下一代。

而國子監和女子學堂的選址竟然都是井水巷!

甚至還親自為井水巷的那口井題名,“飲水思源。”

京城中一片嘩然,所有人都炸了。

一夜之間消息就傳遍了整個京城,就連田秀娘這種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管自家面的婦道人家都聽說了。

食客同她抱拳道喜,“老闆娘!大喜啊!一旦國子監和女子學堂遷過來,您這兒的生意定然要火爆了!”

田秀娘這才回過神來,眉飛色舞地沖着他們說道:“唉!也沒你們說的這樣好,女子學堂的姑娘家又不大能出來吃飯,而國子監的那些少爺們哪兒吃得慣咱們這粗茶淡飯的?”

說着,她有些羨慕地朝着隔壁瞥了一眼,“真正要發達的是隔壁筆墨鋪子,哪個學子能不用筆墨呢?早知如此我們家也跟着開筆墨鋪子了。”

食客笑了笑,“您這是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饑,先不說您家面館生意如何,隻是您家這間鋪子隻怕就要翻倍的漲了!”

田秀娘見着周圍人都是一臉豔羨的模樣,心裡頭有苦說不出。

“鋪子翻倍了又能怎樣?這鋪子是咱們家賃來的,等日子到了,隻怕東家就要給咱們漲價了。”田秀娘回到了廚房,對着在煙熏火燎的廚房裡光着膀子拉面的二成吐槽着。

二成聽了這話手上的動作停都沒停,反而比先前兒更利索了些,“想那樣多作甚?咱們鋪子賃了一年的,這陣子好生賺錢。等到明年看看東家給出的價錢再說,若是不合理,咱們就去重新租個鋪子去!”

田秀娘歎了口氣,“你說的容易,好不容易有了幾個回頭客。”

二成拿着長長的竹竿做成的筷子将鍋裡剛丢進去的面條撈了撈,才同她說道:“别想那樣多了,今兒才剛放出風聲說要搬國子監,咱們生意就好了許多。若是按着這樣賺一年,比起從前可要多翻個番呢!抓緊吧!别想這些有的沒的,将面端出去吧!莫要讓客人久等。”

田秀娘應了一聲,“成,過兩日我回家一趟,給爹娘他們送些銀錢,他們幫着帶孩子也不容易。女子學堂一旦辦起來,隻怕想進去的人多得很,這陣子抽空再去一趟老三家吧?為了孩子們的前程,求一求人也沒啥丢臉的。”

二成這回可沒跟她唱反調,當爹娘的誰不想自個兒孩子好呢?

他們夫妻二人不知道的是,他們經營的這家小鋪子早就被吳錫元買下來了。日後隻要他們肯幹,無論多少年,錫元都不會給他們漲價的。

.

女子學堂的事兒也不是才放出風聲來,京城裡的達官貴人們早就有所耳聞了。

他們這些人家家中都有私塾,犯不着去那什麼勞什子的學堂。

可是總有些善于鑽研的,覺得将自個兒閨女送去學堂多認識幾個手帕交,日後興許對家族有用,便也找上了陸家。

陸太師原本也覺得開女子學堂是個好事,可是當源源不斷的熟人親戚找上他的時候,他心裡就不這麼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