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第3頁)

蘇九月聽了也跟着贊同,“嬸嬸,您是沒去過我們雍州,我們那兒刮起風來,漫天黃沙。先前兒我去了京城,已經覺得是仙境了,沒想到的揚州更是美甚。”

皇後娘娘聽了蘇九月這話也皺起了眉頭,“從前兒我聽人說河西走廊那裡起了沙塵暴伸手不見五指,沒想到你們雍州也有,老百姓們真不容易啊。”

蘇九月笑着道:“一吹風我們就不用出門了,平素到了常起風的時候,我們便會提前囤些吃食和柴火,在家裡頭貓着。”

皇後娘娘聽蘇九月說着她從前在家鄉時候的日子,一臉的向往,“真好,我這輩子從生下來就沒體會過那樣的生活。也就十一歲的時候跟着祖母去莊子上住了小半個月,随着下人們去河裡踩了水花,回去生了一場風寒,被罰抄了一千遍的《列女傳》就再也沒出過門。”

她說起這些的時候,蘇九月都忍不住替她歎氣。

“三歲開始學三百千,五歲學女紅禮儀,七歲學宮規。在我家人眼裡,我生下來就是為了進宮的。走路步子大了說野蠻,步子小了又是小家子氣。耳珰和步搖晃了就要頂着茶碗面壁半個時辰……”

蘇九月隻是聽她說着,就覺得一陣疲憊。

這跟她們小時候吃不飽穿不暖,為了糊口奔波的疲憊不一樣,是一種心累。

至少她們在糊口之餘,跟喜妹以及村子裡其他小夥伴一起上山撿柴火,下河摸魚的日子還是挺快樂的。

皇後娘娘說了半天,似乎也覺得沒意思,就擺了擺手,“罷了,不說這些了,怪掃興的。”

第1193章

另有出路

皇後娘娘都不說了,蘇九月自然不會再提起這些,就同她說起了别的。

“嬸嬸,揚州有個瘦西湖,據說很美,咱們改日去瞧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箫?

她從前跟錫元學過這首詩,如今既然來了這地兒,她怎麼也要去瞧瞧傳說中的二十四橋。

皇後娘娘聽了她這話,笑着答應了下來,“也好,從前都隻在詩文中聽說,如今倒是可以自個兒親眼瞧瞧了。”

他們回了落腳的翠園,下人已經先一步到這邊兒給收拾好了。

此時的畢管事也已經回了何家,何老爺見面就是一通訓斥,“你那信中是什麼意思?!碰上了大小姐?那也不至于回來這麼晚吧?”

畢管事一邊作揖,一邊替自己解釋道:“老爺,若隻是碰上大小姐,老奴說什麼都将人給您帶回來了,也不會耽誤行程。可大小姐她是跟着另外一戶人家一起回來的,那戶人家有些來頭,老奴在心裡頭也跟您說不大清楚,便想着回來再當面跟您說。”

何老爺聽了這話,就問道:“那戶人家什麼來頭?還有,大小姐不是做了洛陽王世子的妾室,怎麼可能逃脫?可别是畏罪潛逃,到時候還會拖累了咱們整個何家。”

他臉色很難看,都說兒女是爹娘上輩子欠下的債。那麼他這個女兒,估計就是他上輩子欠的孽債。

畢管事搖了搖頭,“老奴這麼些日子也還沒是沒搞清楚他們到底什麼來頭,他們捂得很嚴實,老奴試圖想要買通他們底下的下人,卻一個套不出話來。但是老奴在遇上他們的那日,親眼看到他們所坐的船上裝了大炮,普通人家出行哪兒有這陣仗?”

“應當是個勳貴了?”何老爺反問道。

畢管事微微颔首,“十有八九就是了,搞不好還是某個國公王爺的。他們才剛來揚州,就住進了翠園,老奴估摸着許家人應當知道他們的來曆,不然……老爺您去找許老爺談談?”

何世茂摸着胡須點了點頭,“不錯,我這就去趟許家,你去讓人給許家送個拜帖!”

可是他不知道的是,揚州的富貴人家大多都知道許家人将翠園拾掇出來讓人住了進去,來打聽的人多不勝數。

就在這關鍵時刻,許老爺居然閉門謝客了。

很顯然,從他嘴裡是問不出什麼了。

許老爺不僅不見尋常客人,就連他的親家都被他擋在了門外。

何世茂吃了個閉門羹,也沒了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