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第6頁)

景孝帝讓人送了郭若無出宮,又安排人去聯系安排在高句麗的探子,看看高句麗這陣子是否還安分!

安排完這一切,景孝帝便又溜出了宮。

如今天兒漸漸熱了,宮裡那些妃子們見天兒的往他跟前兒湊,不是這個胸口痛,就是那個腰痛,一個個穿得也輕薄,這不是要人命呢嘛!

他如今也一大把年紀了,随她們去了吧,對身子不好,可若是不去,難免會傳出些許雄風不振的謠言。

還不如溜出來讓她們找不到人的好。

景孝帝住進了富春巷,還讓趙昌平在巷子口給他買了份驢打滾兒。

趙昌平才剛捧着熱乎的驢打滾兒走進來,景孝帝卻皺了皺鼻子,循着香味來到了院子裡。

“隔壁在做什麼吃的?聞着好香啊。”景孝帝說道。

趙昌平也皺着鼻子聞了聞,搖了搖頭,“奴才也從未聞到過。”

景孝帝幹脆擡腳去了隔壁,對着趙昌平說道:“你去叫門。”

趙昌平應了下來,擡手扣了下門環,沒一會兒裡邊便有人出來開門了。

是個和景孝帝年紀相仿的老婦人,孟老太太原本還當是自個兒兒子回來了,沒想到一開門卻見到門口站着兩個從未見過的中年人。

景孝帝見到是個老婦人,便沖着她拱了拱手,說道:“老太太,我們是住你隔壁的鄰居,今兒才得知你們搬來了,便來上門拜訪。”

孟老太太一聽是鄰居,态度就熱情了些許。

“原來是鄰居啊!我們也是昨兒才入住的,隻是我兒子這會兒還沒回來,家裡隻有我老婆子一個人。”

景孝帝當初在買這個小院子的時候,早已經将左鄰右舍都打探清楚了。

他家東邊兒這戶分明就是吳錫元的宅子,如今搬進來的這戶人家,應當是他将宅子賃出去了。

景孝帝看了一眼趙昌平手中捧着的驢打滾兒,說道:“都是鄰裡街坊的,今兒正巧買了街口的驢打滾,正熱乎着。”

孟老太太有些猶豫,“這……”

陌生人給的吃的,她又怎麼敢輕易收?

第1489章

人要知足

景孝帝也看出了她臉上的猶豫,便笑着開口說道:“老嫂子,我就實話說了吧,我在隔壁聞着你家飄來的香味,實在香。這才沒忍住登門,還請不要見怪。”

孟老太太聽了這話,也是一愣,緊接着便哈哈大笑了起來,“鍋裡煮着的是我去開封府的時候,跟人學得胡辣湯。”

“哦?您還去過開封府?”景孝帝開口問道。

他跟人閑聊的時候,也就是個富家老爺的模樣。再加上孟老太太這陣子也沒什麼同齡人跟他閑聊,這會兒聽到景孝帝問起,她就歎了口氣,大倒苦水,“我兒是上一屆的進士,被派去開封府底下的三花縣去做官,誰料他才剛去沒兩個月,黃河就決堤了。當地的百姓民不聊生,他也是運氣好抱住了一根柱子,這才活了下來。”

在她一提起三花縣的時候,景孝帝便知道她說得兒子是誰了,但他也沒打斷她的話,就聽她又接着說道:“我兒将當地活下來的老百姓組織了起來,大家積極自救,最後才等來了朝廷派來赈災的人。我這個當娘的原本還以為兒子做官了能跟着過兩天好日子,誰成想?千裡迢迢從雍州跑去開封府,最後也是個幫人幹活的命。我兒子天天幫着那些老百姓蓋房子,我給他做飯吃,可是那地兒餓肚子的人太多了,我幹脆就多做幾個人飯……”

景孝帝聽她說着,眉頭也皺了起來,就聽他突然問道:“能幫老百姓蓋房子的官員可不多啊!你兒子是個好官!”

聽他說自己兒子是個好官,孟老太太也跟着笑,“何止是出力啊!他每個月那點兒月俸全被他拿出去救人了,誰沒飯吃給誰買米,誰家蓋房子缺錢,他也拿錢,我們倆從開封府過來的時候,甚至連個馬車都租不起,都是靠我們兩條腿走過來的。也幸好開封府離得近,不然可真要了我這把老骨頭的命了!”

景孝帝聽了也大為震驚,他聽說過孟玉春的事迹,但他卻并不知道的這麼詳細。

孟老太太還在繼續吐苦水,“我們走的時候,當地的鄉親們送的幹糧什麼的,他也都不要。最後來了京城,還是有他那個同窗幫忙,我們才能有這麼個落腳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