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第4頁)

隻憑他對百姓的态度,至少也知道這人是個有情有義的。

想必對他女兒也不會差,若是錯過了,興許還真找不到個更好的人家。

他們父女二人來到了前院,就見到蘇九月正在和孟老太太說話,她們身邊兒還有個中年婦人,應當便是她請來的媒人。

她們帶了漢餅、禮餅、禮香、

禮炮、

禮燭,糯米、

福圓,以及一隻雞和兩斤豬肉,這也是如今的孟老太太能準備出來的最好的東西了。

她笑着說道:“昨兒回去跟我兒商議了之後,今日便趕緊去請了媒人,難得碰上這樣合适的姑娘,自然得抓緊了。”

梅子爹原本以為他們提親還要等幾日,也沒想到對方來得這樣快。

不過這樣也好,至少他們家是真正在意自己女兒的。

再聽孟老太太話中的意思,此事孟大人也是知情的,梅子爹懸着的一顆心更是放下了一半。

一旁的媒人見狀也将她們帶來的東西拿了出來,“孟大人這聘禮也都備着了,就等着您點頭呢!”

孟老太太又掏出一個紅封,遞給了他們,“這些是聘金,我兒在三花縣的時候,所賺得月俸都用來救濟百姓了。這些銀錢也是我們全部的家當,還請親家公和梅子别嫌棄,待到日後梅子過了門,我兒所賺的月俸便都給梅子管,我老婆子絕不會插手。”

她知道自家也拿不出來多少好東西,她現在隻能給對方一個态度,讓他們知道自己是誠心的。

梅子爹看了一眼梅子,看了一眼手上的紅封,他隻上手一掂量,便知道沒多少。

他們父女兩個在吳家當護院,每個月都不止賺這點銀子。

但梅子爹也不是那種圖人家錢财的人,隻是看着孟大人為人處世的态度,便松了口。

“無妨的,咱們也不是賣女兒的,又怎會嫌棄這些?老夫人您多慮了,我家梅子自幼在我身邊兒長大,沒有她娘的教導,若是有什麼不對的地方,還請您費心教教她,莫要同她生氣。”梅子爹說得也是苦口婆心。

在女兒嫁過去之前,他至少得要讓他們知道,男人養出來的女兒和女人養得自然是不一樣的。

孟老太太一口應下,更是連稱呼都改了,“親家公,這一點您放心,便真是他們小兩口有什麼龃龉,我老婆子也要請您過來一起瞧瞧。”

言下之意就是,你的女兒我不替你管教,若是有什麼不對的地方,你就自己過來看看,自己管教。

梅子爹一看這老太太也是個會來事兒的,這才放下心來。

兩人下了聘,交換了庚帖,拿去找人挑好日子,這親事也算是定下來了。

孟老太太才高高興興地回到府上,果真如蘇九月所說,給孟大人說親的人尋上門來了。

第1499章

又發熱了

孟老太太聽着媒人在自個兒面前口若懸河,說着女方嫁過來會帶多少陪嫁,她越聽越心驚。

拿了人家這麼多銀子,她兒子在媳婦兒面前還能擡得起頭來嗎?

她這樣想着,趕緊打斷了這個媒人,跟她說道:“停停停,您也别說了,我兒已經定親了。”

那媒人一聽她這話,也皺起了眉頭,怎的就定親了?

孟老太太好生給人泡了茶,便是親事成不了,也不能給兒子結仇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