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第6頁)

  這既不像高文前世所知的地球上的任何一種熔爐,又與這個世界的傳統熔爐截然不同,它甚至不完全符合高文最初交到漢默爾手中的那張圖紙——

  很顯然,那位老鐵匠開動了腦筋,将圖紙改良了。

  在高文看來,這種改良是極好的,不管是改良的結果,還是“改良”這件事本身,都是極好的。

  而直到這時候,瑞貝卡才注意到周圍人們不知何時已經安靜了許多,并且人人都帶着敬畏的神色,她愣頭愣腦地四周看了一圈,這才看到正圍着爐子打轉的老祖宗。

  小姑娘頓時一驚:“啊!祖先大人!您怎麼來了?”

  “我有事情找你——但現在還順便看到了你的進展,”高文擺擺手,臉上帶着滿意的笑容,“說實話……比我想象的還好。”

  “是嗎是嗎?!”瑞貝卡頓時露出喜出望外的神色,“您真的這麼覺得?”

  “如果你做不好這些事,我肯定早就不讓你負責它了,”高文忍不住笑意,“對自己自信點,我說過,你可是塞西爾家族的驕傲。”

  瑞貝卡一聽這話,一張臉差點就要揚到天上去……

第0078章

符文扳機與琥珀的摸魚時間

  瑞貝卡得到高文的誇獎顯然相當受用,就差沒有晃着尾巴上來主動要求再誇兩句了(如果她有尾巴的話),而高文則在誇完之後認真觀察着這個新式熔爐的結構,他已經發現這上面有很多東西是自己最初并未設計的,而這些多出來的結構中有一部分可能是漢默爾基于鐵匠經驗的改造,另一部分則肯定是瑞貝卡的手筆。

  漢默爾可不懂得如何在符文與法陣上做變動。

  “這個結構是幹什麼的?”高文指着熔爐下方那些連接在一起的踏闆、連杆與鐵闆,這些結構顯得很精巧,恐怕是漢默爾用鐵錘一點點打造出來,它的一部分與地面上的石闆貼合在一起,另一部分則好像與熔爐的法陣結構有關,這讓高文産生了一些隐約的聯想。

  “哦哦,先祖您不是說要讓身為普通人的鐵匠也能控制法陣的開啟和關閉麼?我就設計了這麼個結構,”瑞貝卡一臉得意地說道,“雖然新式熔爐是可以連續使用的,但也要有關停的能力,所以您看,這個踏闆可以控制這個鐵闆的活動,鐵闆上有一個符文,而爐身的黑曜石闆上是另一個符文,這成對的符文單獨分開的話沒有作用,但組合起來就會成為整個法陣的一部分……”

  瑞貝卡一邊說着一邊對高文演示起來,她用力踩下那個踏闆,與之相連的鐵闆随之翻轉并貼合在熔爐下方的凹槽裡,高文這才看到它的背面刻着基礎的元素符文——正好是爐身魔法陣所缺失的部分。

  這是一個開關,一個極其簡單,但卻富有創造力的結構。

  在這東西出現之前,魔法師們基本上都是直接用自己的魔力控制法陣運轉的。

  但鐵匠可不懂得如何控制魔力,所以他們很顯然需要這東西。

  而在鐵闆翻轉上去之後,整個熔爐的魔法回路便被接通了,高文感覺到周圍的空氣中微微有氣流卷起,緊接着地面上的石闆表面便浮現出一些閃爍微光的紋路,而熔爐側面的那些魔法陣也開始激活,上面的符文逐一點亮——爐膛中早已放入了木柴,此刻随着魔法陣的激活,這些木柴竟直接開始燃燒起來,并一下子騰起了熊熊的火焰,遠比正常情況下木柴燃燒的火焰更加旺盛、更加灼熱!

  瑞貝卡已經松開了腳,但那塊鐵闆已經在機關卡齒的作用下被固定在爐體凹槽裡,盡管這整套結構的精确度與工業産品完全沒法比,但由于隻需要将那個粗糙的符文推上去即可生效,它的工作狀态顯然十分完美。

  “再踩一下就回去啦!”瑞貝卡相當得意地指着那些連杆之間的卡齒,“我給這整套東西起名叫‘符文扳機’,就是用符文當傳導的、可以扳動的機關!我跟您講,您不要覺得僅僅把幾個符文拆開重組一下很簡單,我可是測試了好久,才确定這一對符文是最穩定、最通用的組合……”

  少女,你給這玩意兒起了一個超有B格的名字啊!

  看到高文有點發愣的眼神,瑞貝卡終于停下了興奮過度所導緻的不斷balabala,帶着點希冀與緊張地說道:“那個……祖先大人,您覺得這個東西怎麼樣?對了,除了這個符文扳機之外,爐子的其他部分都是漢默爾改造的哦。”

  “很好,很好,你們兩個做的都不錯,”高文發自肺腑地說道,随後注意到那位老鐵匠竟然不在現場,于是好奇地問了一句,“漢默爾去哪了?”

  瑞貝卡撓撓頭發:“因為造新爐子需要更多黑石和紅黏土,他就帶着幾個學徒跟探索隊的人一塊去山裡找材料了——探索隊昨天回來的時候提了一句在山裡見到了黑石。”

  高文哦了一聲,這時候才突然想起自己找瑞貝卡是有正事的,于是一拍腦袋:“啊對了,我找你有事——你先看看這個,看有印象麼?”

  他一邊說着一邊取出了一塊灰黑色其貌不揚的闆結物:這是除去交給赫蒂的樣本之外、他手頭上剩下的最後一塊“廢渣”。

  瑞貝卡在看到這東西的瞬間就辨認出來:“啊,這不是我之前燒壞的那些廢渣麼?”

  “你仔細看這裡面,”高文看出瑞貝卡自己都沒注意到她燒出來的“廢渣”裡其實混雜着别的東西,“這些一粒一粒的結晶體看到了麼?你還記着自己是怎麼燒出這些東西的麼?”

  瑞貝卡這才注意到了那些細碎的顆粒,老實說,由于燒出來的廢渣看起來都差不多,她憑目視根本辨認不出這是哪一爐的産品,但幸運的是她嚴格遵循了高文交代下去的“操作規則”,将自己燒制每一爐樣品時的材料配比、時間、溫度、爐窯編号都認認真真地記錄了下來,隻要确定這是最初幾批樣品裡的,然後把當天所有的記錄都還原一遍,很容易就能确定這些玩意兒是怎麼來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