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你能說出個一二三來,我去替你跟領導反映。”
反映?
王紅梅懵了一下才反應過來,反映啥情況?自己對知青到來的不滿?還是對政策的不滿?
天知道,她可真沒有那意思,她不過就是發發牢騷。
連一邊張嘴要習慣性加綱幾句的唐翠都立即閉上嘴,生怕牽連到自己身上。
都不用劉衛民再說什麼,王紅梅的小臉頓時就蒼白了,連連擺手,
“沒有沒有,村長,你誤會了,我沒有别的意思。
就是,就是,”
眼神掃到一邊的柴禾,急中生智,
“你也知道,我們知青院就那兩口竈台,我怕,再來人,人多了,用起來不方便。就是,就是因為這個......”
牽強的幾乎扯不上一點關系,不過沒人關注這個。
劉衛民冷哼一聲,掃了一眼面色各異的知青,
“我不管你們都是咋想的,我是來通知,不是征求你們意見。
知青院是劉家屯最大也是最結實的房子,足夠住下三十多人,你們也别給我整什麼幺蛾子。
不願意待的,隻要你能找着接收的地方,我二話不說給你開介紹信。
想待的,就都給我老實的。
你們是來建設農村的,但是你們自個兒也看看,自個兒都做了啥貢獻,除了簡知青,但凡有一個讓我豎起大拇哥兒的,我都不說啥。”
除了簡知青......
簡單還得了一個注目禮。
知青們臉色都不咋好,也是,擱誰,被人劈頭蓋臉這麼說一頓,臉色能好?
新知青來了之後,老知青幾個人就越發的低調,又是單獨開夥,知青院的負責人就被老大哥王建成接過去了,不過這會對着劉衛民的黑臉,也不敢說什麼。
“還有,新知青今年也上了不少工,過一段時間秋收,看看你們這一年能不能把自己的口糧掙回來,再說大話。”
看着他臉色緩和了點,王建成才敢上前一步開口,
“我們一會就把新知青的房間收拾出來,村長您放心吧。
我們都是五湖四海過來的,到了這邊也多虧了村長和村民們的熱心幫助,您放心,以後我們一定會盡自己所能,為建設農村貢獻出自己的力量,絕不會拖村裡的後腿。”
好話都愛聽,劉衛民看了一眼,沒多說什麼,擺擺手,
“行了,你們自己心裡有數就行,都是大人了。”
說完,背着手就走了。
知青們站在原地半天沒吭聲,剛才劉衛民說到口糧,他們才意識到,這一晃就要秋收了,像王紅梅和唐翠,李建業這平時幹活拈輕怕重的,心裡頓時就沒了底,畢竟自己幹了多少活,掙了多少公分,大概也是有數的。
涉及到能不能填飽肚子,幾個人也沒心思說些沒用的話了。
默默地走回知青院,空房間還有好幾個,李燕幾個一起收拾了兩個,新知青看了看,不情不願的也收拾了兩個,也算有個交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