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愛國定定的看着他,
“然後呢?學習,識字,當然是好的,這有什麼好想的?”
劉家屯一共不超過五個識字的,這好處他們自己知道,這些年是窮,沒有辦法讓孩子上學,這兩年學校又都停課了,好不容易這識字的小課堂辦起來了,還有啥糾結的?
劉衛民擺擺手,
“之前咱們商量的那些,我試着跟她們說了幾句,我看啊,她們都贊成的很,就跟我一頓說,生怕我不明白似的。”
旁邊的老頭輕哼,
“你明白嗎?你是揣着明白裝糊塗!
去年那才多長時間,那些孩子的變化,不明顯嗎?
你們說,是之前那滿山跑,跟老娘們似的一哭二鬧三上吊,懂不懂的就撒潑打滾的好,還是現在這樣又幹淨又懂事的好,咋的,眼睛都瞎啦?”
“是啊,人家說的沒錯。
去年咱們就有點不重視的意思,你瞅瞅,就那麼一個屋子,大大小小的都擠在一起,人家老師是教認字,還是給你們看孩子?
就那幾個工分,能養活的了誰?”
一屋子人都是讨伐自己的,劉衛民也是無奈,
“那你們啥意思?再起幾間教室,咱們屯自個兒先整個學校?”
幾個人互相換了個眼神,劉二爺還抽了口旱煙,
“你們說呢?”
幫着譚雅君搬完家,也沒讓知青們李家,她早就想到了這種情況,來的都是小夥伴,正好燎鍋底了。
屋子裡早早的就打掃幹淨,把東西放下,待會她再歸攏就是。
飯菜什麼的,提前就準備好了,當然這青黃不接的時候,也沒有什麼好東西,粗磨的苞米面,摻着野菜,蒸的幹糧,一鍋雞蛋湯,就是很好的夥食了,幾個小夥伴都吃的很高興。
譚雅君搬進新家,就更不用說了,滿面喜色。
人都走了,就剩下三個小夥伴的時候,幾個人又說起劉衛民說起的話題,
“明珠,你要回去教孩子嗎?”
明珠是有點猶豫的,他們父母都不在這邊,孩子什麼的也隻能靠自己,尤其這會兒,看着扶着自己蹒跚走路的小回舟,這能給扔家裡?
搖搖頭,
“我回去跟東方商量一下,就這,帶到課堂上,這麼大點兒,也坐不住,那不就是搗亂的料?”
“反正确實是有點小,要是有幼兒園就好了哈?”
都是從城裡過來的,現在有些廠區附近是有幼兒園的,不過沒有普及就是了。
明珠直接擺手,
“那是想多了,這一共來的也沒有多些孩子,那家家這麼大的孩子,我看都是大孩子看着,除非是實在沒人看的,那也會把孩子帶到地頭,或者背着。
就我這,估計他們都得說我矯情呢。”
這,倒也是現狀,就是城裡,能把孩子送去幼兒園的也不多,一個是舍不得錢,一個是工作崗位緊張,幾乎家家都有閑人,那孩子,幾乎是有個人就能看,還不耽誤收拾家裡,幹家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