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倆一個也沒落下,幾個民兵拖着往外走,幾個知青換了換眼神,也暗暗的松了口氣。
别人開了頭,下面的劉衛民就能接着說下去了,也是大家商量好的處置方法,
“劉勝利母子蓄意謀人性命,怎麼處置看公安那邊,但是又導緻譚知青受傷,從而影響集體勞動,也導緻譚知青不能按時上工,影響工時工效,罰劉家賠償譚知青200塊錢,我知道劉家二叔就在這。
也不用往解放身上推,那個栽贓陷害又給他下藥的事,我還記着呢,痛快的把賠償拿出來,今天下工前送到村部,不然我就不顧鄉親的情分,直接扣工分了。
二叔你也要想想,意圖殺人這個罪名下來,嬸子和勝利會有啥待遇,你以後還要在村裡生活呢。
這事是劉家做錯在先,解放,既然如此,你也要承擔一部分,現在開始,譚知青的燒柴,你負責,大雪封山之前,要給譚知青準備好一冬天的燒柴,聽見了嗎?”
劉解放前半宿是被喂了藥,昏昏沉沉的,後半夜清醒了幾個小時,也是瞪着眼睛過來的,這會兒眼睛通紅,聞言怔怔的點頭,
“應該的,應該的,”
一直到最後人群散去,劉家那位劉衛民叫二叔的,也沒有露面,顯然村幹部都知道他的德行,散去時三三兩兩的議論着,
“這二叔啊,一輩子就偏心,你瞅瞅,這算不算是報應?”
“他那是偏心嗎?他壓根兒就沒有心,啥事都任由二嬸子出面,他就悄麼的躲在後面,等到最後實在不行了,再出來說上兩句不痛不癢的,”
“你說的,是對解放的時候吧?”
“是啊,那解放出生的時候,也是在村裡,在咱們眼皮子底下,也不是從外面抱回來的,你說啥,咋就能恨成這樣呢?我看他們是恨不得解放給家裡當牛做馬一輩子的才好呢,三十出頭的人了,也不說給說個媳婦,天天的,眼裡,心裡,就隻有那麼一個寶貝疙瘩,還不好好教,啥事都幹。
我說的都是實話,是不是二爺?”
“嗨!你當我們幾個老家夥沒說過嗎?那老二就跟個倔驢似的,我們說一百句,也不頂那媳婦說一句,這是親爹親媽,咱們也不能管那麼多呀?”
第484章
是了,這是千百年傳承下來的傳統美德,不管何時何地,不管什麼年代,這孝道怎麼說都大不過天去。
尤其是好多封建思想荼毒的父母家長,更是将子女看做自己的私有物,我生了你,養了你,那你就是我的,你就得聽我的,我就是你的天王老子,我讓你幹啥你不能不聽,我給的你就得受着,我怕不給你不能要,不然就是忤逆不孝。
人說清官難斷家務事,也有這個原因,除非到了那種不死不休的地步,不然誰家有事不都是關起門來自己商量解決?
所以像劉解放這種不會說好話的老實孩子,是最容易吃虧的。
會哭的孩子有糖吃,父母對那些嘴甜的,甚至是能惹禍的孩子,在他們身上投注的注意力都會更多一些。
劉解放怔怔的跟在後面,腦子裡跟漿糊一樣,他也是實在想不明白,都是爹娘的親生孩子,為什麼對他會這麼狠心呢?
生氣按個二嬸子的找事,看劉解放這副人不人鬼不鬼的樣子,劉衛民也無奈。
說是五指不齊,人心也是偏的,可是偏的也太嚴重了。
小兒子是寶,大兒子就是草都不如?
“衛民哥,二爺,三爺,愛國哥,我是不是是我爸媽從外邊撿回來的孩子啊?”
幾個老頭互相看了一眼,都氣笑了,
“胡說八道個啥?你才多大,當我們這些老家夥眼睛都瞎了嗎?”
不過想想,也難怪他會有這想法,從小就爹不疼媽不愛的,那孩子不瞎尋思就怪了。
“唉!”
劉二爺歎口氣,這些年他們就時不時的唠叨着,還說笑着,要不是親生的倒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