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手從兜裡淘了東西喂孩子,一邊打馬虎眼,
“那是我們舟舟聰明,知道家裡的東西什麼時候吃都行,它也跑不了,是不是舟舟?
再說了這是小姨給的,舟舟喜歡小姨,是不是?”
小孩嘴裡塞着東西,腮幫子都是鼓鼓的,
“稀飯,稀飯,”
一旁的譚雅君也逗的直樂,
“你家這舟舟啊,可真是個寶貝。”
明珠揉着腰,
“聽話的時候,是個寶貝,不聽話的時候,那我都恨不得直接上手揍。”
小孩似乎聽出來說的是自己,身子往簡單身上擠了擠,擡頭警惕的看着老母親。
劉二紅回來後,真的就變成了兩個傷員,一個傷了腳,一個傷了胳膊。
劉二紅還能幹些簡單的活,就是做飯,也沒大能難得到她。
但是自知做了錯事的衛強,幾乎把兩個女知青的活全包了,做飯,撿柴,打水,甚至洗衣服。
每天的勁頭都足足的,早上早早的起來,燒火做飯,給兩個女生燒開水,然後伺候她們吃飯,吃完飯刷碗刷鍋,收拾利索了再去上工。
中午回來也是緊着忙乎,晚上回來就要洗衣服,撿柴,打水,甚至楚柔有其他的支使,他也幹的十分起勁。
這樣一來,林大力和李三山開始還有些懵,衛強對他自己,也沒有這麼細心盡心啊?
很快就看明白,這樣的人,是勸不通的,他腦子裡有自己的價值觀,别人認為完全可以用另一種方式替代的事情,他就覺得親力親為更有誠意。
于是,兩個人對他,就更加疏遠了,都覺得他實在是拎不清。
日子就在衛強這樣的充實中過去,兩個女知青的傷将将恢複,村裡的大事,秋收,開始了。
第506章
今年有了拖拉機,自然不能像往年一樣全靠人工了。
但是也不是所有的活拖拉機都能代替,畢竟不是全機械時代,主要勞動力還是人工,拖拉機這稀罕物能幫的也确實是有限。
運輸自然是最大的作用,像是收割下來已經成堆的東西,之前要靠人工,靠扁擔,麻煩,或者牛車,才能運到地頭,再運到村部,費人費力氣費時間不說,還占據了村民們的大部分精力。
每年秋收那麼長時間,跟這個也有着很大的關系,一半的時間都用在搬運上面了,對村裡人來收,也是無奈。
秋天也不是都是晴天,他們尤其怕的是正收着地時的大雨,或者剛把糧食收回來時候的秋雨綿綿。
現在可好,像掰苞米,割豆子之類的這些自然還是人工,但是就僅僅是少了運輸這一項,村民的負擔就減去了一大半,幹起活來,都歡快了不少,言語間也都是對這個大件的贊美。
“哎呀,這拖拉機可真是個好東西哈,你看看,咱們扒了一上午的苞米,要是擱平時,那就是大老爺們往地頭背,也都是緊忙乎,那至少不得好幾十個人?
這大車,這一趟地,兩車就拉完了,你瞅瞅,一會兒一車一會兒一車,這省多少力氣啊?”
“嫂子,那你說的可不全對,這車啊,那都直接給送到村部去了,咱們那老牛都輕快不少呢。”
說話間也都是滿足的笑。
農民,本就是看天吃飯,不說平時,就是秋收,那也是要争分奪秒的,不然劉衛民也不能急頭白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