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她背着背簍倔哒着走遠,同事才回過神來,
“不死,叔,這紅燒肉說買就買了?還是好幾份?
啧啧!
這是什麼家庭啊,還真舍得!”
胖同志笑笑,
“下鄉的知青,平時舍不得吃肉,這弟弟來了,又要過年,還不興讓人家解解饞了?”
“知青啊,”
這麼一說,同事倒是也理解了,來下鄉的,大多都是家裡爹不疼媽不愛的,倒是也有那種熱血上頭就報名的,但是現在距離最開始下鄉已經三四年,這種情況是越來越少了。
他們這是公社,周圍村裡不少這種情況也見多了。
“知青倒是說得過去,一年到頭的,農活農活跟不上,就那點工分吃肉還真就是不容易。”
頓時搖搖頭,也把簡單歸到那一類小可憐裡面去了。
簡單可不知道自己又變成了吃不飽穿不暖的小可憐,往前走了走,走出了兩個人的視線外,她就把背簍裡的油紙包都收進了空間,就現在這天氣,再耽誤一會兒,那真就變成涼包子了。
接了兩個興奮的孩子,又去飯店取了飯盒,幾個人興沖沖的往回走。
出來一趟,許是放風,兩個孩子的情緒都放開了很多,一路上都叽叽喳喳的,說着剛才的見聞,腳步也很是輕快,蹦蹦跶跶的。
“姐,今天人好多呀。”
“姐,你看見那個小攤了嗎?他們自己編的筐,也能拿來換東西呀?”
“姐姐姐,那邊還擺着雞蛋呢,一個雞蛋能換啥呀?”
在西北時,唐素梅基本都是買東西,往外換東西的時候不多,尤其是像這雞蛋換東西的,孩子沒有親身經曆過,還不是很熟悉。
現在的物價簡單也沒有弄明白,但是也知道,
“一個雞蛋,大的五分錢左右,小的三分,大概差不多是這個價格,他們啊,舍不得自己吃,這一個雞蛋拿出來,就能換上差不多一斤鹽呢。
你說說,他們能舍得嗎?”
學會做飯後,他們對調料也算是知道的多一些,分肉的時候,也聽到村民議論,說要買鹽什麼什麼的,也基本知道這必需品的重要。
這一對比,大概也明白了。
“哦,怪不得呢?那她們肯定也舍不得給孩子買糖吃了?”
兩個孩子雖然剛過十歲,但是該知道的都知道,五六歲的孩子都知道家裡吃了什麼好吃的,要保密,他們就更不用說了。
小孩突然就幽幽的歎了口氣,
“姐,突然發現,我們其實比很多人過的都要好,能吃飽飯,有肉吃,還有零食,今天吃這個明天吃那個。
冬天有棉衣服穿,有棉鞋穿。
我們剛才看見那個換雞蛋阿姨帶着的孩子,穿着單衣,那麼大,一看就不是他的,腳上的鞋也露着腳指頭,剛才我們吃爆米花,他還看我們,肚子都響了,”
程安觀察細緻,補充着,
“他眼睛是這樣的,都往外鼓着,臉上都沒有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