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知青看了一圈,也終于注意到簡單這邊靜悄悄的在捅咕什麼,
“簡單,你幹啥呢?”
“嗯?等會兒等會兒,還差一點沒擰上,這這這,小心點,别紮着手了。
你們拿去試試,看看這個能不能撈魚?”
淩衛東先接了過去,翻了翻麻袋口,又仔細看了看,自己動手把撐起來的鐵絲,完成了橢圓形,
“那個冰窟窿小,這麼圓,不好進出。
東方,你們看看有沒有長點的棍子,給它固定在這鐵絲圈上,這不就是現成的撈網嗎?”
有時候也不得不承認,在動手方面,男生是略勝一籌的,簡單忙了半天,到人家手裡擺弄幾下,就把剛才她覺得不大好的地方都給掰正了,再綁了一根長長的木棍,這還真就成了一個不小的撈網。
嚴寒的冬季,水面結冰,因此水下氧氣比較少。當冰面被鑿開時,冰窟窿附近有空氣進入,氧氣增多,魚為了獲取更多的氧氣就會聚集在冰窟窿附近呼吸,因此就出現了,在冰面上鑿個洞就會有魚遊過來的現象。
這也算是常識,村民知道,他們這些知青也是知道的。
拿着新出爐的撈網,幾個男生把冰窟窿圍了個嚴嚴實實的,簡單幾個壓根兒就擠不進去。
看她翹着腳還惦記着看熱鬧,譚雅君無奈的拽她,
“你行了啊,一會兒不就看見了嗎?别往跟前兒湊啊,那邊那冰可滑,”
這條河不小,冰面上還有不少看熱鬧的人,像是虎子他們那麼大的孩子也都跟着大人滿場的撒歡,歡聲笑語不斷。
這邊畢竟還有個活動的撈網,幾個男生輪流看着,不一會兒就有了動靜,正握着棍子的袁野身子就是一個踉跄,差點被重量帶進冰窟窿裡,吓得他立馬求救,
“诶,快來個人,拽我一把。”
幾個人頓時就撲上去,一會兒,沉甸甸的麻袋就被幾個人拽了上來,袁野又驚又吓,直接就坐在了冰面上。
麻袋摔在冰面上,裡面的魚兒撲騰着滑出來。
簡單幾個女知青頓時就圍了過來,
“第一網就收獲這麼大嗎?”
這是肉,不光是他們,就是看見的孩子也眼睛冒光的圍過來看。
冬季,魚群喜歡在冰下聚集,往往會使水湧動,冰面上的雪便會微微鼓起,這種冰面是有魚群的征兆。
然後是看顔色。有魚群的冰層往往結有氣泡,氣泡密集的方向就是魚群遊動的方位,這樣的冰層顔色發灰。
此外,還要會聽冰下的聲音。有經驗的捕魚人隻要把耳朵貼在冰面上,通過水流聲就能分辨出魚群的位置。
這些,是北方冬捕必備的本領,在這邊也是适用的。
當然,在農村,尤其是這邊并不具備大規模冬捕條件的農村來說,村民們靠的是老人的經驗。
至于知青們,林東方那幾個靠的是直覺。
這個不會,但是他們會打獵,總會找到共通之處。
這不,選對了。
幾個男生也是滿臉的笑意,成就感滿滿,拎着一角,把裡面的魚倒出來,頓時,冰面上就撲騰一片。
就簡單看到的,大的也足有五六斤,小的像是還沒有巴掌大的那種,都不用說,幾個人順手就撿起來扔回河裡了,留種的崽子不能打,這都是不成文的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