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更多的責任,是你自己,你的愛人,你的小家庭。
我們也要從你的生活裡退出,退到親戚的位置,而不是還像個主人一樣指手畫腳,可以建議,但是不能決定。
要有分寸,有尺度。
同樣的,對于外甥女,你可以疼愛,但是要有度,要分清主次,尤其是要處理好和自己小家庭的關系。
當時我姥爺就說,都是我的孩子,我自然是希望你們能永遠相親相愛,互相扶持。
但是我也知道,你們不是彼此的責任,不能因為元寶你是大的是長輩,就要求你無條件的必須讓着小的,這對你不公平。
你們都是一個獨立的人,然後才有其他的附加身份。
你首先是你自己,然後才是我的兒子,單單的舅舅。
以後也一樣。
你首先是你自己,然後是誰誰誰的丈夫,誰誰誰的父親,然後再其次才是我的兒子,再往後,才是單單的舅舅。
不是說養育之恩就要忘記,或者說要淡薄親情,而是說,小時候你的任務是學習,長大了你的任務是立業,賺錢養家,
他說,人在不同階段的身份和責任都是不同的,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一定要弄清楚,在這個階段,我最重要的身份是什麼,我最大的責任是什麼,其他的關系自然要往後靠。
做好了最重要的,然後再去考慮次位,不能主次颠倒。
小時候,我養育你們,你們是我們當家長的責任。
等我們老了,同樣的,也是你作為子女的責任。
但是,你們要知道,無論是家長,還是兄弟姐妹,都不是能陪伴你們一生的人,這個責任的比重,自然也不是一成不變的。
這點就很重要,這個決定你是否能平衡好原生家庭和自己新家庭的關系,也會影響你的家庭氛圍和家庭關系。
再往嚴重了說,也會影響到夫妻關系,和孩子的成長。
你們年齡相仿,或許可以相伴的日子長一點,可以相伴着長大。
但是日後你們都會組建自己的新家庭,那個時候,你們可以作為親戚來往,到那時候再像現在這樣,就是沒有分寸了。
同樣的,退出了一段關系,也就意味着,很多事情,就要學會放手,說白了就是不該管的别管,不該操的心别操。
成了年成了家的子女,父母要少插手。
兄弟姐妹之間,也要把握尺度,關心和越界,其實也隻是一步之遙。”
“......老爺子,還真是睿智。”
靜靜的聽了半天,明珠才冒出這麼一句話。
“我算是知道你為什麼對結婚那麼抗拒了,總是說小家庭,兩個人自己的生活,原來早就有人給你們理清了這些關系。”
“這倒是,這個我承認。
不過,”
簡單一個現代生活了一輩子的人,都覺得這些觀點實在是明智,
“說的輕松,實踐起來也不太現實。
就說很多當媽的,年輕的時候都受過婆婆的磋磨,到了她當婆婆的時候,她想的最解氣的應該是把自己受過的苦讓兒媳婦再受一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