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第6頁)

老太太心裡也清楚,這些東西要擱之前,她确實不缺,後勤會發一些福利,缺什麼買也很方便。

但是來這邊之後,該說不說的,說着隻是換了個地方生活的,但是對生活的影響其實不少,尤其是一些小事或者以為不起眼的小東西上,就是說,誰難受誰知道。

但是,她也不是那壓榨兒媳婦兒的老婆婆,相反呢,她還是個當過領導的,不管是特意還是習慣性,考慮事情總會不自覺的考慮到大局,考慮到生活更苦的戰士,有的話吧,就說不出口,

“兒媳婦兒,媽知道你是個好的,這吃的放不住,媽拿回去點兒。

那布料衣服啥的,不怕放,你留着,現在是你們倆,這孩子也快生了,等出了月子以後啊,這孩子是見風長,用這些東西的時候多着呢。

聽話,好東西留着,多留着一些。”

簡單實在是不會拒絕,求救的看向秦清淮,就見他也是一副無奈攤手的表情,隻能答應着,

“行行行,聽您的,不過這麥乳精,肉罐頭,奶粉,您可得多拿點,不光您和我爸需要補身子,幾個孩子也正是長身體的時候,總不能他三叔這東西吃不完都送了别人,讓他們看着的道理,您說是不是?

您也别想着給我們節省,您也看見了,這些東西都買回來了,這馬上就到夏天了,天一熱,可就更放不住了,你說說,到時候萬一再放壞了,變味兒了,還不如現在就分了吃了,是不是?”

老太太也不傻,自然知道她是故意這麼說的,不說别的,不管天多熱,就是三伏天,地窖底下也跟冰箱似的,啥東西怕放?

不過,既然兒媳婦兒都勸到這個份兒上,老太太也沒再說什麼,又拿了一些吃的,簡單說的一點不錯,家裡那五個孩子,一天的胃口也不是個小數。

半大小子吃窮老子,最小的秦恒還能差點,前面四個可正是能吃的年紀,這邊的夥食水平就這樣,這又是青黃不接的季節,本就缺油水,孩子運動量大,餓的更快。

都是自己孫子,老太太當然也是心疼的。

“兒媳婦兒,媽謝謝你,也替你大哥二哥謝謝你想着幾個孩子,娶着你啊,是我們秦家祖墳冒青煙了啊。”

冒不冒煙的簡單倒是不在乎,主要是這老頭老太太對她都不錯,也幾乎不摻和他們兩口子的生活,人敬我一尺,我還人一丈,她也願意和諧相處的。

老太太選了幾樣,兩個人又給塞了不少,最後還是秦清淮拎着東西,又夾着一捆布給送回去的,回來就吐槽,

“這幾個孩子,也沒苛待他們,怎麼見了吃的,都給狼見着肉似的?”

吐槽是吐槽,他的親侄子,他也是心疼的,

“哎,媳婦兒,你說說,這一年到頭,就殺個豬能有點油水,這日子,”

去年年前殺了豬,各家分了肉,會過的都把肥肉11了油,是接下來一年全家吃的油,所以,也是要省着的。

而且,這個季節,連能吃的菜都沒有幾樣。

簡單看着滿地的東西直迷糊,打了個哈欠,

“那咋辦?豬油不夠,豆油來湊呗!正好榨完豆油那豆粨還能喂豬,據說是特别好的飼料呢,豬吃了願意長肉。”

對秦清淮這個純純的城裡娃來說,農村的一切新鮮事物都是需要從頭認識的,聽着有門,搬着小闆凳就湊過來了,

“媳婦兒,你說說,榨油是咋整的?”

簡單眨眨眼睛,把生理性眼淚眨回去,回想了一下,劉家屯也沒有榨油的,主要是這原料,劉家屯種黃豆的不多,一般的都是留着做大醬。

而且,相對于農村對于糧食的執念來說,黃豆的出油率實在是不高,這油對他們來說是奢侈品,他們都甯願等着過年分肉那一點回去11油。

“榨油,之前我也沒見過啊,不過,有時間你可以進去找找,這裡面肯定有,不過肯定不會是那種原始的,隻要你能找到合适的解釋就行。”

這邊去年的試驗田就種了不少黃豆,除去炊事班要走做大醬的,少數家屬來換走一點也要做大醬的,剩下的還在庫房放着,他們還沒想好這東西要怎麼解決呢,東西是好東西,但是也得會做不是?

炊事班那邊有人會發豆芽,最近食堂就已經吃上了,但是那麼多黃豆,豆芽也總不能當主食不是?

第77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