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事都不說,這個事,你媳婦兒的眼界,确實是長遠,想在了你們所有人的前頭。
人家說的沒毛病,這個算是,基礎電力建設?是不?
這個事,是個大事,三年五載的成了那也是快的,你就笨想,這個事成了,以後,這邊會有多大的變化?大事,都是需要時間的,它需要挖地基,然後一點一點的打基礎,地基越牢,上面越穩。
長征,時間長吧?效果怎麼樣?
還有建國前的戰争,能勝利,靠的不是我們的武器裝備優良,是堅持,堅持不懈,人民群衆齊心協力擰成一股繩,同一個目标,這才能把侵略者打出去。
這個道理,你應該都明白呀?”
秦清淮覺得手還是顫抖的,心還有些飄忽不定,
“我知道,都知道,隻是,我媳婦兒冷不丁這麼一手,我這心裡頭到現在都還怦怦跳呢,”
說着他自己都想笑,
“爸,說實話,這種事,我是連想都沒敢想過的,她就那麼大咧咧的一說,我整個人都懵了。
她就好像,就好像這些事在她眼裡,根本就沒有那麼多的難度,她常說,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這句話沒毛病,但是之前,我一直以為,是她樂觀,加上這些年的很多事情,或多或少的都跟吃穿的物資能扯上關系,她又是個不差錢的,還是個手松大方的,什麼東西也都舍得,從來就沒有摳搜的時候,所以很多事情在她那兒,就根本算不上難題。
聽她一說,我就覺得,這些年我遇到的那些事,那都根本就不是事,别管什麼政委什麼的,我真的,就這膽量,我就望塵莫及。”
老爺子也哈哈笑,笑完了就有些語重心長,
“老三,我跟你媽都是從戰争中僥幸活下來的,其實對這當官啊啥的,興趣也沒那麼大,但是建國後這些年,我們也習慣了部隊的生活,對你們呢,我是希望你們都能進部隊,但是你大哥你二哥,那我就不用說了,我就想着,行啊,有你一個,反正咱們秦家也不指着在部隊幹什麼大事,就随你們了。
但是,你們結婚這幾年,這邊的發展,我都看在眼裡,其實,京城那邊也有人關注着,我知道,很多事情都是跟你媳婦兒分不開的,是不是?”
這個秦清淮倒是不否認,
“對,我來的那一年,大雪封路,而且,正趕上,京城那邊想拿捏這邊,把後勤供給故意的給延後了,這邊那時候真的是馬上要斷糧的狀态,路一通,她朋友,是盛家人,就是她幫了人家養了一個小姑娘那個盛家,來給她送嫁妝。”
他笑了一下,
“後來她跟我說,盛家就是有心想捐糧給部隊,不然說是給她送嫁妝,怎送了十來車的糧食呢?她能吃幾口?就是拿她當借口,她當時就看出來了,連看都沒看,直接就把那些車糧食直接就卸在後勤了。”
“後來,又幫着我出主意,把學校的計劃提前,而且,變成分科教學,讓大家依據自己的愛好和長處來自己選擇。”
“後來的暖棚,是她早就提的建議,在駐軍那邊早就實踐了,而且,在她下鄉的地方也弄了不少,算是給大家夥找的賺錢門路。”
“其實要是細算,這邊很多事情,都有我媳婦兒的影子,有時候就幾句話,就感覺,好像在我們猶豫的時候,她就總是很清醒的知道,怎麼走才是正确的。”
簡單的事情,秦清淮也有自己的私心,所以并沒又什麼都跟父母交底,不過老爺子和老太太那是什麼眼神,槍林彈雨裡走出來的,什麼看不出來,隻不過有時候沒有那麼确定,而且,兒子不說,就證明是兒媳婦兒的隐私,所以他們也不問罷了。
“我就知道,我們倆還說呢,你在這邊的時候,是,聰明,腦瓜子好使,但是怎麼在京城就是一個政委,到這邊怎麼就成了個全才了呢?那些種地的主意,我可不信最開始也是你想出來的。”
秦清淮,囧。
“這就沒有必要揭穿了吧?”
“哼!為了娶媳婦兒,這廚藝家務可是下了苦功夫吧?以前我怎麼不知道你會這麼多呢?
明明就是個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的,那綠葉子菜,你都不如你爹我認得多,還敢說種地?”
這個簡單都不知道,壓根就沒看出來一點生疏的痕迹,不過知子莫若父嘛,這麼多年都在身邊,再忽視,人的本性也不會變這麼多,秦清淮一個自小因為體弱不怎麼出門,長大後更是家裡學校兩點一線,進了部隊除了基礎訓練,接觸的也都是文職,還種地,農村都沒有去過幾次。
說句大實話,他來這邊之前,可能連菜和草都分不清楚呢。
“不過,我說的也是實話,以前,我就以為,我和你媽下來後,就你留在部隊,還是個文職,不出任務,隻靠着資曆,就算到了退休也走不到多高的位置,下一代裡同,這幾個孩子之前表現的也都是對參軍沒有興趣的樣子,我就想着,咱們家到你這也就差不多了,下一代就跟部隊無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