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四萬人,雖然很多,但同時也更難管控。
最後的局面,就是兵敗如山倒。
既然如此,段衛軍就想辦法不讓自己這邊處于劣勢。
見面,就是開槍。
打到敵人連頭都不敢擡!
誰讓自己這邊的彈藥充足呢?
子彈,不一定要打在敵人的身上才有作用。
打掉敵人的氣焰,同樣有意義。
接着,段衛軍又安排了老崔和趙博去提前提防對方偷襲側翼的隊伍。
兩人所帶領的人數不是很多。
畢竟,他們真正的任務不是殲滅,而是阻攔。
隻要不讓自己這邊的正面軍團受到側翼威脅就行。
而這兩人所帶的隊伍,都是心理素質和戰鬥素養更高的精兵。
他們在面對劣勢的時候,不會像是自己帶的這些兵一樣,瞬間崩盤。
事實證明,段衛軍制定的計劃,全都起到了效果。
這群本來還有點發怵的士兵,到最後竟然都敢朝着敵人的營地進發了。
因為他們發現,對手好像并不像想象中那麼強,而自己也沒有想象中那麼弱。
這是一種膨脹心理。
這種心态,并不好。
但就目前的情況來說,是有正向作用的。
相比膨脹,段衛軍更不希望他們失去勇氣。
等這場大戰之後,段衛軍有足夠多的手段把他們的膨脹心理給按回去!
另一方面,當段衛軍收到老崔那邊傳回來的消息後,便意識到對方大概率隻派了一支突襲側翼的隊伍出來。
第七營地有一萬八千人,老崔給的消息是,出來的隊伍大概是四五千人。
按照正常邏輯,必然是要留下兩三千人來留守大本營的。
所以,孟迪那邊手裡的可用兵力,應該隻剩下了一萬左右。
那就說明,他不可能再分兵從第三出口繞出來。
既然你不出來,趙博那邊的兩千人就顯得有點沒意義了。
沒意義,段衛軍就讓他變得有意義。
你不出來,我進去。
你想偷襲我,我先捅你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