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第6頁)

總體難度不算很大,可是衆人直到第三次輪回時,才能保證最多八人存活。

那時的「回響者」楚天秋、雲瑤、許流年已經開始嶄露頭角,帶領衆人突破難關。

許流年是個平凡的姑娘,卻有一個不平凡的夢想。

她想成為一個演員。

為了這個夢想,她十六歲就去了橫店,在那裡待了很久。

由于許流年的長相太過平庸了,一開始隻能扮演死屍。

工資四十元一天,每天通常要躺八個小時,若是劇組超時拍攝,每個小時會有五元錢補貼。

那些年的橫店不像這幾年,就算是扮演死屍,也不是每天都能遇到的肥差。

許流年很快就因為溫飽問題而傷透腦筋。

她每個月隻能賺到幾百元,就算天天吃泡面都不一定能攢的出房租。

後來她準備改變戲路,自己在網上學了一點功夫,腦子一熱就跑去面試武行。

女性武行人數稀少,不論是當做替身還是群演,都有不錯的待遇。

許流年也成功的賺到了一筆小錢。

本以為她能像許多表演界的前輩一樣,從一個龍套慢慢熬成大腕,可是天不遂人願。

她在一次替身演出時受了重傷,被一根腳手架撞到了腰部。

這次經曆險些傷到脊椎,讓她癱瘓。

從那往後,許流年的身體不允許她長期站立,所以「演員」的夢想破滅了。

但她舍不得橫店,于是在二十四歲那年,她用自己攢下的錢在橫店當地盤下了一輛出租車,成為了一名出租車司機。

許流年與來到此處的衆多人一樣,在地震中失去了生命,成為了「終焉之地」的一員。

同樣,她也成為了楚天秋和雲瑤的隊友。

由于她性格很好,與大家都很合得來,自身又帶着點散打功夫,很快就成了隊伍當中的主力軍,引領衆人度過了不少難關。

她腰上的病痛在此處竟然被淡化了。

所以在沒有張山的那段時間,許流年可以得心應手的參與「牛」、「虎」、「雞」類的體力型或争鬥型遊戲。

但最适合許流年的,無疑是「馬」類遊戲,競速類。

武行的演員真的是個神奇的職業。

無論競速的内容是輪滑、滑闆、山地車或是摩托車,許流年多少都會一些,她出色的平衡性和反應能力讓她無往不利。

這也最終造就了她的失敗。

地馬。

地馬的遊戲非常極限。

規則是給每個隊伍一輛自動擋的老舊汽車,用以雙方競速。

而地馬手中有八張卡牌,分别寫着「刹車」、「油門」、「油門」、「方向盤」、「方向盤」、「車門」、「擋風玻璃」、「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