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第1頁)

我輕輕将手放在他的手心,由他緊緊握住,有力而沉穩,一起走了出去。

元祈是姑母為我選定的新夫婿。

姑母與淑妃情同姐妹,若非元祈性子犟,非要去邊關,姑母還不一定會撫養元安呢。

這些年姑母一直在寫信勸他,早日歸來,即便無心儲位,也要成家立業,承歡父母膝下,都被他當成了耳邊風。

這次不知怎的,竟聽進去了,馬不停蹄地趕了回來。

皇後在宮中,聽聞了今日的見聞,嘴角帶了一絲冷漠的笑意。

“一個婢生子,因為本宮撫養一場,便把自己當了回事。”

“皇上已經對太子失望至極,與其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倒不如我先棄了他,好歹日後還能留他一條命。”

皇後膝下無子無女,卻依舊多年盛寵不衰,除了家世,美貌心機缺一不可。

即便前朝總把後宮不可幹政挂在皇帝耳邊,可他還是信任她,比起臣子,當今皇帝可是更依賴自己的發妻呢。

我與元祈的婚事定了下來,很快欽天監選定了吉日。

朝中大臣都是人精,各家夫人也絡繹不絕來往宮中,想在後宮探聽一點隐秘消息。

有些時候,默認便是最大的肯定,開始有人慢慢向三皇子親近起來。

上書參太子的朝臣也越來越多,譬如去考察災情,本是國之重事,他卻帶着沈雲錦,坐船坐車,遊山玩水地慢慢而行,甚至在中途還陪着沈雲錦去燒了一次香,隻因聽說那山中寺廟求姻緣最靈。

倆人牽着手在菩薩面前各種祈求,但求菩薩保佑他們天長地久。

等他們濃情蜜意到達災地,餓死的百姓已超出想象,而本該赈災的糧食,卻因為他在路上耽擱,遭遇了大雨,全都發黴了。

糧食遠遠地不夠,災民們看着朝廷派來的東西隻有這麼一些,頓時騷亂了起來。

赈災的人可是太子,未來的皇帝,居然不顧百姓的死活,帶着未來的妃子遊山玩水。

他的這般舉動激起了民憤,災民還在生死掙紮,太子卻依舊遊山玩水,畫舫歌舞日日不斷。

官員怒不敢言,但是,士子們卻不怕,聯名寫了狀子,上面血淋淋的按着萬人指印,怒斥太子無所作為,貪圖享樂不顧百姓死活,如何能擔儲君責,如何服天下民心?

在太子還在遊山玩水時,崔家和皇後已收到了消息。

我拿出了所有的私房,并在京中貴女圈發起募捐,元祈帶着我們購買的無數糧食,趕往了江南。

在災民暴亂之前,元祈帶着糧食趕到了江南,平息了這場騷亂,彼時元安受了皇帝訓斥,尚在焦頭爛額。

元安一臉理所應當地看着元祈:“孤這次記你一功,你救了孤一命,日後必給你封賞。”

他被哄慣了,仿佛真成了個傻子,還囑咐江南官員,不許将這些事透露出去,卻不知自己早已失了人心。

等到他回京複命時,他将功勞全都攬在了自己身上:“父皇,兒臣赈災歸來,災民已得到安撫,糧食也已經運到,赈災的銀兩也已發放下去,災民都感恩父皇,稱父皇是仁君聖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