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陽山,八景宮。
太清老子緩睜開雙眸,“下一任共主,即将出世,玄都,汝下山去吧,好好輔佐下一任人皇。”(五帝是道果,周朝之前,所有人族共主,都可稱人皇。)
玄都恭敬應聲,“是,弟子謹遵老師吩咐,輔佐人皇,必斬卻第三屍!”
“嗯!”
玄都乃人教嫡傳獨苗,獨享人教資源,且早已斬卻二屍。
帝皇之師功德,足以讓玄都斬卻第三屍。
玄都出了首陽山,遊走人族各個部落。
人族有一部落,名高陽。
高陽這一日,出世了一名孩童。
孩童出世,紫氣東來,祥瑞萬千。
高陽首領為其取名颛顼。
玄都入高陽部落,收颛顼為徒,開始教導第一帝。
與此同時,高陽部落萬裡之外,有一部落名為倉。
亦誕生了一名孩童,孩童出世,十分異常,不哭也不鬧,而是用着大眼睛,打量着天地。
倉部落首領,為孩童取名為倉颉。
臨淵島。
應淵陡然睜開了雙眸,眸底精芒閃爍,“吾之元神,出世了!”
“吾徒北玄,證得武祖,鎮壓人族萬世不朽!”
“亦當有文祖出世!”
“文祖不出,人族文道萬古如長夜!”
倉颉與颛顼同日出生,命運卻截然不同。
颛顼一出世,便被玄都收為弟子,從小便無需勞作,跟着仙師修行,便可無憂。
再觀倉颉,一家八口,吃飯的嘴多,勞動力卻不夠。
三歲的倉颉,便跟着父親下農田幹活。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十歲時,随哥哥上山打獵,為家裡獲取肉食。
十二歲時,便長的十分精壯,身高七尺有餘(1.85),雖身着麻衣,卻掩蓋不住豐神俊朗的帥氣英俊。
倉颉十分善于思考,經常觀摩天地間萬物萬靈,然後拿着樹杈在地上比劃模仿。
倉颉十五歲時,就已經是十裡八村的俊男了,聞名數百裡。
倉部落首領,覺得倉颉十分不凡,多次考較後,便欲把首領之位禅位給倉颉。
倉颉搖頭拒絕,“我不适合當一部落首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