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國、齊國與秦不接壤,但也做出了同樣的判斷。
七國争亂不斷,但卻沒有一國敢押上國運開戰!
無他!
一旦本國元氣大傷,周圍六國必像聞到血腥味鲨魚一般,不顧一切的沖上來,瘋狂蠶食吞并!
魏國王都。
魏王也是如此判斷。
“秦短時間内不可能吞并掉韓。”
“待秦與韓爆發全面戰争後,魏國當伺機而動,沖破魏秦邊境,直插鹹陽,若能吞并秦,吾魏國實力将會增長十倍!”
韓趙魏三家分晉,其中趙國疆土最為廣袤,占據了北神州,部分東神州、部分西神州。
魏國其次,疆土不足一州之地。
韓國最小。
魏王制定了吞韓,并秦的國策。
朝堂之上,龐涓等一衆武将表示贊同意見。
唯有吳起陷入了沉思。
吳起深思許久,緩聲道:“大王!”
“咱們不應該坐看秦吞韓!”
“應當在秦與韓爆發戰争時,便聯合韓讨伐秦!”
魏王對吳起還是比較尊重的。
吳起一人,領六萬魏武卒差點滅了秦國。
但魏王的态度未變,“孤王并未說坐看秦吞韓。”
“而是秦韓互相攻伐,元氣大傷時,對秦、韓發動滅國一戰!”
吳起一時語塞,在兵法上來看,大王的戰略并無不妥。
趁秦韓元氣大傷,再大軍西進,成功率顯然提高不少。
但吳起卻有着強烈的直覺,“必須要在秦韓之戰爆發前,聯合讨伐秦國!”
吳起見朝堂之上文武百官皆想坐收漁翁之利,搖了搖頭,“大王所言甚是!”
六國國策已定。
趙國、魏國、楚國皆與大秦接壤,目标是出奇的一緻!
風雲詭谲變化中。
白起領第一軍團五十萬老秦士卒,已陳列邊境。
戰争凝雲,在半空醞釀。
“報大帥,韓國主帥是暴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