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第1頁)

吳起便換了一個要求,“魏武卒不入趙,繼續在魏趙邊境活動,趙需要提供魏武卒糧草等後勤。”

兩萬魏武卒殘部,便是吳起滅秦後複國的底氣!

廉頗點頭應下。

吳起松了一口氣,安排妥當後,入趙國。

亳丘。

道家總壇。

莊周身着一襲道衣,坐在蒲團上,參悟道法,為下次稷下學宮論道擊敗李耳做準備。

有道童禀報,“老師,鹹陽來人,邀請老師去鹹陽講道。”

莊周面色淡然,“哦。”

道童:“?”

“老師,見還是不見?”

“近來秦國滅韓吞魏,勢頭正猛,若去鹹陽講道,怕是能壯大咱們一脈。”

莊周嘴角微翹起弧度,“着什麼急?”

“鹹陽才請為師一次,為師就去了,豈不是顯得為師很沒有面子?很沒有格局?”

“晾一晾鹹陽的使者。”

“老師,晾幾次啊?”

“至少得三請為師吧?”

“是!”

道童出了道宮,回禀鹹陽的使者,“老師在休息,暫不見客。”

張恒,是張發的直系太重孫子。

人如其名,主打一個沒有持之以恒的心。

張恒點了點頭,“行吧。”

張恒轉身就走,離開了逍遙道宮,轉而去了楊朱道宮。

道家有三巨頭。

李耳入楚國,為楚王謀事,擴大在道家中的影響力與話語權。

莊周、楊朱二人暫未入諸國。

張恒拜見了楊朱,邀請楊朱入鹹陽講道,并透露其若是願意去,大王許他做原魏國、韓國境内道家一把手。

楊朱覺得這是提升影響力千載難逢的機會,二話不說,便随着張恒前往了鹹陽拜見秦王政。

随後,前往了原魏國、韓國境内。

楊朱踏入魏國、韓國境内,加持其身上的大道氣運,頓時轉移至了此地。

作為百家諸子之一,其到達一個地方,就相當于為一個地方增加了一個bu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