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第7頁)

秋風略微蕭瑟。

大秦,鹹陽宮,正對着。

由墨家設計,算數家支持,匠家主造。

矗立起了一根天柱。

天柱上,寫着為大秦捐軀的将士。

“大秦不會忘了諸位将士!”

“大秦不滅,為大秦捐軀的将士,便永享香火供奉!”

鹹陽宮。

應*赢麻了*政*淵面見了白起、王翦、蒙恬、李信等一衆将領。

大秦經過了短暫的休養生息,已蓄勢待發。

已滅韓魏,還有趙國、楚國、燕國、齊國。

接下來,滅哪國?

大秦僅與趙楚兩國接壤。

讨論的無外乎就這兩國。

先滅趙,還是先滅楚。

蒙恬與楚國項燕交多次手,皆占據優勢,認為楚國不足為慮,說出了想法,“先滅楚。”

李信與支持先滅楚。

王翦認真思考。

白起思索片刻,緩聲道:“楚國幅員遼闊,疆域太廣。”

“若先滅楚,必要深入楚國腹地,其戰略縱深,必能拖住吾大秦!”

“無法發揮出閃電戰效果。”

“屆時大秦必定被拖入持久戰!”

“趙國必定對大秦動兵,兩線開戰,乃大忌!”

“而對趙國用兵,大秦僅需防守楚國兵鋒便可。”

“且滅趙後,可以适當放出一些土地賄賂燕、齊權貴,為大秦赢得緩沖區。”

“一旦趙國覆滅,便可全力對付楚國!”

“滅趙,滅楚,大秦萬世基業可成!”

應淵緩點頭。

應淵實際上與白起想的一緻。

先滅趙,後滅楚。

并其此戰略定為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