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不大不小的院子,在南方農村十分常見,院子門口站着一個中年婦女,眉眼之間和那個叫莫魚的青年有點相像,應該就是莫魚的母親了,還在喋喋不休地說着:“快去快回啊,你李大爺的棉花也該送過去了,他已經等好幾天了。”
“知道了媽。”莫魚從門背後拿出扁擔和兩個水桶。
就在這時,莫魚回頭看到了我,立刻說道:“哎,你怎麼出來了,這麼快就吃完飯了?身體要是沒大礙的話,就去我們村口坐公交吧,那裡有回康都城的車子。”
莫魚母親也說:“小夥子,你睡醒了,身子沒事吧?”
看得出來,莫魚和他母親都是心地善良的人,對我一個陌生人都能這麼體貼,更何況對身邊的朋友和鄰居呢?
更關鍵的,他們說起話來,确實都是我們那邊的口音。
我的一顆心砰砰直跳,但面上還是故作鎮定,先謝過莫魚的母親,說我沒大礙了,又對莫魚說道:“我不着急,這不剛睡醒嗎,正好活動一下筋骨,陪你一起去挑水吧。”
莫魚又笑起來,說:“你這身體剛恢複過來,行嗎?”
我拍拍自己胸口,說放心吧,結實着呢。
“行,那你和我一起去吧。”
莫魚又從門背後拿出一副扁擔和兩個水桶。
我從小到大都沒幹過這種活,不是說我家有多富裕,是自來水早就普及了,家家戶戶都有水龍頭,挑水什麼的感覺有點古遠。但這東西也并不難,掌握兩邊平衡就好,稍微适應一下就可以了,我和莫魚分别挑着兩個空水桶,一前一後地出了院門,朝着不遠處的水井走去。
路上我也挺奇怪的,就問莫魚:“你們這裡連自來水都沒通嗎?”
南方這麼富裕,不應該啊。
莫魚告訴我說:“自來水早就通了,但是最近幾年被污染了,流出來的水是醬油色的,根本沒辦法喝,想投訴又沒門路,投訴了也沒人管,所以大家又開始喝井裡的水了。”
這樣一來,家裡有青壯年的還好一些,要是孤寡老人就可憐了,家裡連個挑水的人都沒有,要是沒人幫忙連水都喝不上了。
比如他家的鄰居王大媽,老伴兒早早死了,兒女也雙雙出外打工,莫魚每天早晨起來都會幫忙挑兩桶水。
我開玩笑地說:“你這是純義務幫忙啊!”
莫魚也笑着說:“舉手之勞嘛,反正我年輕力壯的,多出點力氣也不要錢。”
走在村裡的小道上,莫魚不斷和人打着招呼,而且他嘴巴特别的甜,不是這個大叔,就是那個大娘,大家也樂呵呵地跟他說話,看得出來他在村上的人緣非常不錯。
莫魚見人就笑,對方被他感染,也就跟着笑了起來,一路上簡直充滿歡聲笑語,将這個甯靜雅緻的村莊襯托得更和諧了。
也有人提出讓莫魚幫忙,說家裡的圍牆壞了,或是小孩下午放學沒有人接,莫魚也會欣然應允,痛快地答應下來,說沒關系,包在他身上了。
挑水的過程中,路上還碰到兩個村民吵架,好像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兩人卻吵得不可開交、臉紅脖子粗的。莫魚就走過去幫他們說和,兩個村民年紀都挺大了,至少有個五十多歲,一看就都是脾氣很犟的那種,但是二十多歲的莫魚說起話來卻是和風細雨、條理分明,說這個錯在哪裡、那個哪裡不妥,也就幾句話下來,兩個村民心服口服,甚至還互相道了歉,然後握手言和。
莫魚确實挺厲害的,他就像是一道光、一簇火,走到哪裡,哪就明亮起來、溫暖起來。
我實在不想把他和趙虎等人口中的那個莫魚聯系起來,雖然“莫魚”這個名字比較罕見,但也不代表就沒有同名同姓的人。但他實在是太像了,和趙虎等人口中的莫魚簡直一模一樣,溫暖、陽光、善良、開朗,時時刻刻都能給身邊的人帶來力量。
有他在的地方,永遠都是歡聲笑語、一團和氣。
世上真有這麼巧的事嗎,同名同姓,就連性格都一模一樣?
我們挑好了水,又一起來到王大媽的家裡,把水倒進廚房的水缸裡。王大媽七十多了,腿腳都不方便,但還是顫巍巍地過來,握住莫魚的手,說莫魚,真的謝謝你啦,要是沒有你在,我都不知道怎麼活下去了。
莫魚擦擦頭上的汗,笑着說道:“王大媽,你言重啦,有什麼事就招呼一聲,我就在隔壁呢,随時都能過來。”
“好、好……”
王大媽顫巍巍地将我們送到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