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第2頁)

也就是師父脾氣好,看在同門的份兒上不與他計較,整天教我們忍讓,否則以他老人家的修為,發起火來早就把守拙他們打回山門去了。”

一提起這個,玉衡的話匣子瞬間打開了。

不過他說的話讓我有些興奮,昆侖的内部不和好啊,越不和越好,他們越不和,不就越能給我這跟攪屎棍子可趁之機嗎?

第2526章

跟玉衡坐在房間喝了會兒茶,有一搭沒一搭聊了半小時。

這老道士性格也挺好,雖說我倆第一次見面,但畢竟有師兄弟名分在,他表現出來的态度一直很熱情,耐心回答我的任何問題。

給我的感覺就是,守心和他的門徒并不像我印象中的昆侖道士,反倒像幾百年前那些名門正派培養出來的、有一定道心修為的、正兒八經的弟子。

在他們身上看見了從前那些同道的影子,于是我态度也正經了不少:“師兄,其實在我印象裡修道之人一般都很神秘,基本不會在普通人面前出現。

所以我就挺納悶,師父為啥剛跟我見了一次面,就這麼着急要收我當徒弟呢?就因為我資質好?不是吧,我總覺得這裡面應該有點别的事兒。”

“師弟的資質自然是極好的,在如今這世道,雖說不能稱得上前無古人吧,至少也可以說是後無來者了。”

先不大不小拍了個馬屁,玉衡把茶盞輕輕放在桌子上:“不過師弟是聰明人,沒錯,我承認資質的确不是師父收你為徒的最主要原因。”

我沖他挑了下眉毛:“那最主要的原因是......”

“按說咱們是師兄弟,我這個當師兄的不該對你有所隐瞞。”

玉衡輕輕歎息一聲:“不過這件事涉及到我門派的核心機密,牽扯到的東西又太多,如果師弟真想知道,那你必須發誓永遠不會把這些話透露出去。”

“那是自然。”

對于這種操作我都輕車熟路了,立刻舉起三根手指朝天:“以三清道尊的名義起誓,我絕對不會把玉衡師兄對我說的話透露給外人,否則就叫我魂飛魄散、天打五雷轟、永世不得超生!”

“啊呀,師弟何必發這麼重的誓?師兄又不是信不過你!”

玉衡趕緊探過身子把我手指壓了下去,不過我看他那眼神似乎很滿意:“既然師弟好奇,那師兄就好好給你講講我昆侖的曆史和近況,這對你日後修行也有幫助,可好?”

我起身給他倒了杯茶:“您講,我洗耳恭聽。”

“嗯......你生在俗世,想必沒接觸過仙道,我就從最基本的開始講起吧。”

玉衡倆袖子一揮,端坐在太師椅上:“昆侖山玉虛宮本是玉清元始天尊的道場,萬年前道教初現,他老人家就開始在玉虛宮廣收門徒,座下弟子無不是上天入地、不死不滅的聖人。

封神之役後,大聖們紛紛歸隐;始皇帝泰山封禅,三清、昊天、東嶽等一衆聖人也悉數魂歸天道,昆侖正式繼承闡教衣缽,整個修道界都奉昆侖為正統,但這種情形自六百多年前忽然被人打破了。”

得,我就知道扯着扯着又他嗎得扯到我身上。

偷摸咧了咧嘴,我裝模作樣的問玉衡:“六百多年前,那不是明朝剛剛建立那會兒嗎?”

第2527章

“沒錯,那會兒是元末明初,近千年來最混亂的一段時日。”

說到這兒,玉衡的表情發生了一些變化,像是不甘心,又像是有些懊惱:“我昆侖分心宗與意宗,心宗主修身養性,講究以自身道心去感悟大道至理,從而得道飛升。

而意宗主攻伐,修習聖人們傳承下來的功法典籍,講究不斷提升自身境界,以氣凝丹、以丹養神、以神化虛,從而飛升得道。”

我插了句嘴:“師兄,咱們是什麼宗啊?”

玉衡回答的也很幹脆:“你我自然是心宗弟子,奉當年的天心道人、如今的冥府七殿閻王段天祖師為尊;守拙是意宗門下,我想通過他和師父的關系你也能看出來,兩宗之間的矛盾已經很深了。

其實雖說兩宗理念不同,但總歸是同宗同源、同為一脈,幾千年來一直相安無事,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宋朝,心宗、意宗第一次出現了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