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者雲呐呐不言:“.........”别人的事情,何需他了解這麼多?他又不與那些人為友.....
林知皇難以置信,不死心地再次确認道:“離仙郡的郡守與郡丞皆乃您上級,您對他們的了解就這些?”
林者雲雙眼懵然的眨巴了一下眼,别說,這表情看着還挺萌。而林知皇見到林者雲的表情,無語仰頭望蒼天。簡直服了這便宜爹,也難怪他能在縣令的位置上待了十五年毫無寸進,就這種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态度,能得晉升才有鬼了。
林知皇深吸一口氣,壓下心頭的燥意,繼續循循善誘的問話,以期能再多知道點别的信息:“您前面說的郡守方馳為人安分守己,諸事不管,這不是總結的挺好嘛?再仔細想想,還有沒有什麼信息沒說?”
“不...不是,那話是聽其他縣令都這麼說...環兒你突然問..爹就...順口說了....”
林知皇頓時一口老血哽在了喉間:“您就沒點自己的看法麼?”
就算她要謀策,也要知道最基本信息才行啊!這便宜爹,做了如此久的縣令,居然隻知道這麼點事,他平時當職都在幹嘛?
林知皇思緒發散,不由想到初來時,自己見到的那一大桌子的弟弟妹妹們,再次無語了,便宜爹這是平時将智商都用來想如何開枝散葉了麼?
林知皇再次深吸一口氣,平複心緒,暗下道:切忌浮躁,要靜心,靜心。林知皇在心底默念靜心二字,将了解到的有限信息牢記在腦中,好後面思考應對之策。
此段談話後,林知皇一時不想再和蠢爹交談,怕自己的心靜大法破功。便改了用對便宜爹的使用方式,讓其教自己識聞氏字。不管怎麼說,林者雲的學問還是不錯的,字也寫的極是漂亮,教自己識字是沒問題的,總算有點用處。
林知皇與林者雲學了将近一小時的聞氏字,林者雲教着教着奇道:“環兒,你一個女兒家,學林氏字便可,既不用為官看公文,又不用書信交友,費勁學聞氏字做何?”
林知皇筆下練着字,反問:“想多學東西,哪需要理由?”在林知皇的字典裡,學東西就沒有嫌棄多的。
趕路的這幾日,林者雲在馬車裡,還是教導了林知皇不少東西的。林知皇也終于搞懂了,當時她看的公文上的字,為何與後面輿圖上看到的字不同了,因為它們根本就是兩套字。
原來在這大濟朝,文字居然還沒有實行統一。
聞氏乃皇族,因此朝廷的所有正式文件,一般用的都是聞氏字。是的,這裡的字,都用姓氏命的名。在此處,除了有聞氏字,還有王氏字、謝氏字、符氏字、林氏字.....等等字,這裡的世家大族,都以有一套自己家族的字而為榮,所以他們緻力于創造新的字。
哪個世家若沒有一套獨屬于自己家族的字,都不能稱之為上流世家。因聞家乃皇族,朝廷公文用字都是聞氏字,所以每位世家子,至少都是會兩套字的,聞氏字,和自己所在家族的字。
林知皇如今欲謀大事,怎會容許自己不會聞氏字?以後被人識破不會聞氏字,鬧笑話是小,吓跑現今投效的她的人才是大!更不想有人察覺到這點,利用這點坑她,那自己真是被坑了,都不知道是怎麼被坑的了。
那天,林知皇在輿圖上看見的字,就是林氏字。因那輿圖乃林者雲親手所繪,所以他用的是慣用的林氏字。
據林者雲口稱,他除了林氏字,是非常不喜用他族之字的,即使是皇族聞氏,也不能使其折腰。所以,林者雲除了與朝廷的公文來往,其餘等時候私下用字,他皆用的是自己本家的林氏字。這是他作為一個世家子弟的基本堅持。
有些少部分不想出仕為官,也不喜歡和出門交友的世家子弟,可能一輩子都不會去學聞氏字,用的皆是自己家族的字。
林知皇了解了這些之後的感想是,大濟朝的世家,真是閑的發慌。
創造這麼多套字,真正想做學問的人,想學習,光學字就得學多久?字不就是方便人記錄才發明的嗎?何必人人互相為難?
文字不統一,知識真的太難傳播了。
難怪世家當道,因為知識皆掌握在他們手中。寒門子弟與庶民連‘字’都很難識得,如何能通過學習來提高自身?又如何能有機會打破壁壘,跨越身份階級。
誰掌握知識,誰就有話語權。
如今大濟朝世家當道,天子之權旁落.......不是沒有道理的。
本來林知皇還在想,該如何合理的要求林者雲教自己識字。畢竟自己作為一個世家貴女,到現在還一個字都不識,委實是離譜,如何能自圓其說?林知皇還沒想到合理的解釋辦法,了解這裡文字的‘故事’後,她發現自己不過是多慮了。
她作為不出内宅的閨閣女子,不識得聞氏字實在是太正常了。因為林氏一族,小部分不會出仕為官的人,他們隻學林氏字,也隻用林氏字。
林者雲也以為她隻識林氏字,不識得聞氏字,所以如今才會向他虛心求學,若他得知林知皇連林氏字也不識,也不知會作何感想。
這日,車隊一行人趕路疲乏,找到一處水源附近休息,奴仆們埋鍋造飯,喂馬草料。
飯畢,林知皇正在馬車内與林者雲學習聞氏字,比列急匆匆奔至馬車前,在外禀報道:“家主,大郎君,不好了!溫郎君剛才告訴小人,離仙郡方向地面有震動,這是有人急行軍才會有的動靜,怕是有大批追兵向此處追趕而來,已經離我們不足三裡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