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第2頁)

兩人談話間,遠遠見到随邊弘與王題,亦是騎馬向此處趕來,想是同樣聽到了守山先生提前啟程的消息趕來了。

守山先生見狀,

也不再與林知皇多談,立即向她拱手道别,手腳靈活的跳上了馬車,急聲催促着溫南方快快行路。

最後,随邊弘與王題還是趕上了守山先生的車架,兩人騎馬相送了守山先生百餘裡地,這才回返。

溫南方此次送守山先生去往茁州,順道還帶上了符骁的兩名舊部,陸行與陸徽倆兄弟,以做歸還。

這兩人,正是此前林知皇被符骁劫持時,一直被符骁派在林知皇身邊,既做保護,又做監視的親衛。

林知皇當時在青松寨顯出真面目後,便将這兩人抓了,後又為防這兩人到符骁那洩露消息,就讓手下人将這兩人押回了郐縣看押。

林知皇對這陸氏兄弟無甚惡感,畢竟這兩人此前‘憐弱’,是真心保護過她的。

林知皇将陸氏兄弟押回郐縣後,隻軟禁了他們數十日,便物盡其用起來,讓這兩人去忽紅掌管的學武堂,做了武學先生。

陸行與陸徽兩兄弟,嘗試了幾次偷逃,最後發現逃脫無望,也不是自讨苦吃的性子,見學武堂内那些學子來曆可憐,習武又上進,沒過多久,也真心教習起那些學子的武學來。

盡管在陸氏兄弟心裡,仍是對欺騙過他們的林知皇怨念頗深,但對林知皇善心救助這些流民孩童,不僅給他們提供吃住,還專門花費錢财與精力,請文武先生教授這些孩童成才之事,他們還是很敬佩的。

在這個時代,一般奴仆,是沒有機會學習文武的。林知皇此舉,才是真正的救助這些流民孩童,非隻是一粥一飯之恩,算是徹底改變這些流民孩童的命運了。

陸氏兄弟教習學武堂的這些學子時間一久,漸漸地也與這些學子處出了感情,乍然聽到林府君要将他們又送回到二郎君身邊,竟還有些不舍。

當然,在陸行與陸徽眼中,還是符骁最重,不舍之意剛生,就立即被巨大的驚喜淹沒。

陸行與陸徽馬不停蹄的從郐縣趕到了離仙郡,正好趕上了與守山先生同行去往茁州,歸心似箭,連多待一刻都不肯。

其實,若不是符骁此次送來的信裡,專門提了這陸氏兩兄弟,林知皇是一點還人的心思都不會有的。

陸氏兄弟身手極佳,乃世家大族精心培養出的上等部曲,各方面素質過硬,既是忠心,又身負統領之才,林知皇哪舍得輕易放人。

林知皇本是想厚着臉皮不還的,奈何盟友特意來信提了,又幫了她如此大忙,林知皇也不好厚臉皮到盟友頭上,隻得不甘不願的将人給還了。

給守山先生踐行完,林知皇也不急着回郡守府,便驅使身下的馬匹,緩步行往郡守府,正好也看看沿路街景。

如今,離仙郡的街道上繁華似錦,來往行路間,多了不少腰背挺直出門采買的婦女,還有成群結伴而出的嬌俏小娘子。

她們光明正大的出現在街道上,再也不用遮遮掩掩,藏頭露尾,來往行人皆視其為正常。

林知皇騎着高頭大馬路過街道邊的一家酒樓,酒樓裡的說書人正在慷慨激昂的講着花木蘭的故事。

說書人說到故事高潮處,引得周圍的聽客激動的站起身,鼓掌大聲叫好。

林知皇騎着馬在街道上慢走,花鈴也帶着二十幾名青雁軍騎行在林知皇身側,護衛她的安全。

如此,她們這一行人,在街上,便分外吸引人眼球,不少人将目光若有若無的瞟到了被圍護在中間騎行的林知皇身上。

不過半刻鐘的功夫,來往的行人中,便有人認出了那騎着黑色駿馬,一身深紅勁裝,黑發高束在腦後的貴族小娘子,乃是他們離仙郡新上任的林府君。

“快看快看!那騎着高頭大馬的貌美小娘子,是不是咱們新上任的女郡守林府君?”一婦人眼尖認出林知皇,驚聲對周圍行人高叫道,語氣裡是掩飾不住的激動。

一壯漢本來走在前面,聽到身後有婦人激動的驚叫林府君在此,立即回頭尋聲看去,果然在身後見到了騎在高頭大馬上的林府君。

該壯漢定睛看清林知皇的面容,亦是激動起來,語無倫次的粗聲叫喚道:“啊!好像真的是府君大人!府君大人此前接朝廷授官文書時,我曾在近處跪拜,見過她的真容,這就是活生生的府君大人!”

正騎在高馬上悠閑看她治下街景的林知皇:“...........”

活生生的府君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