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到此,殿内一時間陷入沉默。
“好了。”林知皇笑着擺了擺手,打破這沉悶的氛圍。
“過去之事,不必再提,人總要往前看的。”
“魯王與薛傾,已成黃土,此地如今已為本王所掌.....本王,定不會讓治下軍政,再出此等亂象。”
“以後,本王治下的百姓,隻會以家中有人從軍為榮,而非以家中有人從軍,心生無望之悲。”
“一方安定,是由千千萬萬的從軍之人,以血肉鑄成的。兵士的待遇,本王會在各方面進行提高。”
“今後凡本王治下之兵,戰亡者,戰亡撫恤金的規格會提升,他們所留下的遺孤,無論男女,皆能免費入學由本王治下所建辦的惠民書院,會供養他們的子女成人,成才。”
“為守護一方安定的戰亡兵士,也不會再死無葬身之地,隻能馬革裹屍,本王會在戰場當地,由官府承辦,修建集體性的守士陵園。”
花慶發問:“守士陵園?何為‘守士’?”
林知皇:“守士,守衛一方安定之士,配享葬于陵園。”
林知皇擲地有聲道:“本王将為戰亡的戰士,修建守士陵園,以供千千萬萬被他們守護了家園的百姓以及後人祭拜。”
“百姓們該知道,究竟是誰,立在前方,守護了一方安定,成就了國泰民安。”
一國想要建立,精神支柱必不可少,百姓更要有所信仰,與其讓清平道以莫須有的神鬼之事,蠱惑一方百姓,讓百姓們逐漸以神鬼為信仰,迷失自我,為禍他人,她何不讓守護了他們的戰亡之士,成為百姓們的信仰?
經過此次清平道能滲透離仙郡之事,林知皇已是警醒,守士陵園的建立,刻不容緩。國之精神支柱,她要從現在就開始建立,潛移默化的在百姓心中,成立她掌下的新國,由千千萬萬百姓所守護的新國。
梁峰原、花慶發以及江越河作為大将,太明白戰争的殘酷,太明白兵士之命在某些上位者眼中,是何等的輕賤。
林知皇此舉,無疑讓那些輕如鴻毛而逝去的兵士之命,變的重如山巒起來。
主公她未宣揚自身之功,以此成為百姓們的信仰,而是奉千千萬萬戰亡之兵,為百姓們的信仰....
主公行這等政策,是真真正正将民放入了心中,才會有之舉。得遇主公這般少有私心的上位者,實乃幸事。
梁峰原狼眸深邃的望着林知皇,率先從林知皇沉穩的聲線中,平複下翻湧的心緒,鄭重的向林知皇行下拜謝大禮:“臣代麾下千千萬萬将士,敬謝主公此政!”
花慶發以及江越河緊随其後從林知皇此言中醒過神來,亦是向林知皇行下拜謝大禮:“臣代麾下千千萬萬将士,敬謝主公此政!”
江越河目中微蘊出讓人不易察覺的淚光:“主公果乃仁人之輩!”
“主公此前所說的,平視所有人,正視所有人的付出,不以高低貴賤分人而待,主公您.....當真做到了。”
“得遇主公,實乃吾之幸!”
江越河此言一出,花慶發亦是心有所觸,聲如洪鐘道:“得遇主公,實乃吾之幸!能侍奉您為主,慶發願以死效之!”
梁峰原乃寡言的性子,向林知皇頓首,并未多言其他,效死之意,不言而喻。
等衆人平複下心緒,梁峰原冷沉卻恭敬的詢問林知皇的下步打算:“主公,您既準備釋兵半數,還兵于民,隻留精兵,以此恢複庫州的生機。如今已剔除了不在征兵之列的兵士,才釋兵了五萬五千餘.....”
“第二批兵,您打算如何釋?”
林知皇:“第二批釋兵,本王準備再釋年齡雖在從軍之列,但核實乃家中獨子,或是家中唯一頂梁之兵。”
“第三批釋兵,釋年齡雖在從軍之列,但已殘疾之兵。這批兵釋出,會為其安排合适的做工,終身崗位任用。”
“傷殘至二級以上,完全失去行動能力的兵,隻要其還在世,兵部每年便會補助其供養金,以供其能保證衣食無憂的生活......”
林知皇與梁峰原、江越河、花慶發三人,細聊釋兵之事,直至月近黃昏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