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紅這邊不殺二字剛出,作為參軍的轅炳便丢了手中配劍,然後對周身護衛的親兵下令道:“丢兵!”
“轅參軍?”護衛轅炳的親兵難以置信。
“丢兵!”轅炳再次重聲道。
這些親兵到底聽轅炳的,轅炳“丢兵”的指令下了兩遍,他們也顧不得多思考了,齊齊丢了手中兵器。
有了做參軍的轅炳帶頭丢兵,護衛在他周圍的親兵也紛紛丢兵,這讓在場不少已經毫無戰意的姜軍兵馬再沒了顧慮,開始紛紛丢兵。
一瞬間,鮮血鋪就的戰場内,隻餘丢兵聲。
便是有想死死堅守的兵士,在看到衆多同袍都丢了手中兵器,也戰意消磨殆盡,最終選擇了丢棄手中兵器投降。
林知皇見姜氏兵馬大多都丢了兵器,眸中泛出笑意,将在後方押守财寶的吳煦招呼上前,讓他在此押收降兵。
吳煦抱拳領命,第一步便讓手下兵将,去将姜軍士兵抛在腳邊的武器全部收繳上來,再将那些到現在還死死抓着武器,仍是不肯低頭的士兵就地處決。
此時沒有那麼多時間勸降,他們主公已經給了這些士兵生的機會,他們自己不要,也休怪他無情。
林知皇看吳煦收押降兵手段鐵血,滿意地點了頭。
她的确不分敵我,視人命為重,更看中了這些青壯,但卻不是聖母。
她是政客,看的是宏觀利益,非隻是自己手下的權政,所以她行事大多為善。
但這些士兵若以為她是心軟的“好人”,借此蹬鼻子上臉,那就别怪她鐵血無情。
她可以做善人,卻絕不會做衆人都認為的“好人”。
善,亦是得有棱角的。
林知皇從被吳煦命人砍殺的姜氏士兵身上收回目光,繼續下令:“赤雲,點兵五千,我們追上去。姜氏的另外萬餘兵馬,本王亦要!”
“諾!”
忽紅抱拳領命下去點兵後,林知皇命青雁軍副統領張航将那參軍轅炳單獨提來。
“方才.....你故意的?”
張航剛将轅炳提到林知皇跟前,林知皇便單刀直入地問。
轅炳也沒想到林知皇竟然看出來了,而不是認為他乃不善指揮的酒囊飯袋,灰白的臉色好看了些許。
“敢問可是殿下?”
“嗯。”人都在她手上了,林知皇自然沒有再隐瞞身份的必要。
轅炳釋然地笑了:“殿下好膽量,在下委實佩服。”
話落,轅炳便交代遺言道:“還望殿下善待這些疆州兒郎,這年頭沒有人願意當兵,他們都是家裡窮的活不下去,或是被強征來的可憐人。”
“你倒不為自己求情。”林知皇不辯喜怒道。
林知皇都收降了,自然是不能再留敵軍将領參軍的,這樣不利于收兵,且容易引起後續嘩軍,
所以在投降後,轅炳就沒想過自己還能活着。
但這會轅炳聽林知皇這麼說,倒是聽出了些别的味道,灰敗的臉色頓時好轉了許多。
能繼續活着,誰願意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