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擺攤的人逐漸地增多,買的人和賣的人漸漸地就沒了心理負擔。
京都公職人員和工人的占比大,國家開的百貨商店、供銷社、國營飯店并不能滿足這部分人的需求,是手裡有錢也沒地方花的情況。
現在各種攤位出來,價格比供銷社的要便宜,品類呢,還要多很多小吃,要是多給一分錢,還不用掏糧票。
于是攤販經濟是一日比日的繁榮,就是還沒出現個體經營的鋪子。
到了華清大學研究室,林青青私下跟徐教授說了
9月
中旬京都要舉辦人工器官展銷會的事,讓他先不要聲張,到時他會把人工器官講解工作給研究室的學長們負責,這也是對他們的考驗。
徐教授是深感責任重大,拍着胸脯道林同學,你放心,這個月底我會監督他們結束其他器官的研究工作。
林青青從華清大學出來,特地去市中心繞了一圈,看王府井幾個街道上擺攤的人更多,他就回了部隊給預備研究人員上課。
中午,林青青結束了課程,回家吃飯,順便接孩子來部隊。
一下車,就遇上剛從市裡回來的林母、林國勝、李蘭英和王春花四人。
李蘭英神色有些激動,他小跑過來問青青,你現在忙不?
我有事想和你說說。
嗯,一起吃飯。
邊吃邊說。
妮,我喊你二姑也過來。
林木說着就往前排跑去。
小梅新家就是林宅前面那套。
李蘭英和王春花跟在林青青的後面,激動地小聲讨論着今天的見聞。
李蘭英說道如果個人開供銷室,是不是買東西就不用票了?
我看攤子上賣的那些日用品,價格比供銷室還便宜,那咱們為啥不開個供銷社?
林國社的腦袋突然就蹦出了這個想法。
李蘭英撇嘴供銷社是國家日用品工廠供貨,咱們是私人,拿不到貨就聽小妹的,開飯店你别看花眼了。
林青青讓他們家開飯店,那自然是有道理的。
王春花點了點頭短期内,供銷社那應該還是老百姓買日用品的主流。
今天他們到市裡看了許多日用品和吃食的攤位,别看那攤子小,一天能掙10多塊錢,現在工人工資普遍都是20多塊,擺攤一天就能掙工人半個月的工資,看着着實是讓人眼饞,如果開鋪子,那收入一定是非常的可觀,百貨商店和供銷社是完全滿足不了京都老百姓的需求的。
說話間來到了内院的餐廳,4小時正圍坐在兒童餐桌旁,眼巴巴地等着林青青回來開飯。
林青青給孩子們立了不少的家規,一家人到齊了才能動筷吃飯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條家規。
四小隻看到林青青身後的二舅和二舅媽、五舅媽齊齊地站起來,喊道舅媽!
聽着還有些吐字不清的稱呼,李蘭英笑眯了眼,沖林青青誇道青青朗朗,4個年紀不大,人還挺懂禮貌的,都是你教得好。
林青青看着四個孩子,笑着在大圓桌上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