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決定從
80年1月1日
開始,華國所有城市徹底放開,鼓勵老百姓做個體經濟,再也不限制老百姓合法合規買賣,也鼓勵下崗工人轉做個體經濟,并給予良好的發展福利。
老百姓開資建廠,國家補貼材料費
10%,
免前兩年土地租賃費。
羊城作為第一個經濟開放試點城市,如今的發展在各沿海城市中占第一。
林家兄弟作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站在羊城的肩膀上,看到了更遙遠的未來。
如今林寶軍開的林氏服裝廠和鞋廠,占地已經是向外擴展了5倍,他把所有賺到的錢都用來買地。
這是林青青給的建議,别的不重要,土地所有權先搞到手,過不了多久,華國這些沿海城市的土地會越來越稀缺,想要買地,就要付出十幾倍甚至更大的代價,才能拿到一塊好地。
隻要你有錢,那就買地。
現在,林寶軍兩個廠子所有生産出來的産品都被國外提前預定,今天生産出來的産品,一打包裝箱好,當晚就運送到港頭的船上,連夜出發送往目的地。
這邊船一發貨,那邊林寶君的賬戶上就會收到尾款,變現的速度極快,也不用承擔太大的風險。
老三林大慶、老四林國強弄的日用百貨廠和包裝廠,那也是風生水起。
百貨廠生産的100多種百貨,完全符合國外人的使用要求,且都是國外購買不到的,還注冊了專利和商标,國外和國内想仿,那也沒辦法仿,百貨廠每設計一個新産品,先第一件事就是去申請專利和注冊商标。
百貨廠生産的東西質量好又好用,價格又實惠,從來都不缺訂單,很多國外工廠會在百貨廠買回去賣給商場,賺個中間價。
即便是這樣,最後商場賣給客戶的百貨價格也沒有太高,卻是高端百貨的質量。
經過這樣的倒手,無形間把林氏百貨弄到了高端百貨的行列。
張桂蓮,一個農村土生土長的女人,怎麼都沒想到自己開的百貨工廠能幹到這種程度,真真是數錢數到手抽筋都數不完錢的程度。
而林國強的包裝廠有兩個分類,一個是接國外的包裝訂單,一個負責林氏各個工廠的外包裝,以及接單國内的包裝。
劉大秀那麼腼腆的人,經過這一年多的鍛煉,也成了像模像樣的女老闆。
他不需要談客戶,但是有大客戶過來,他和林國強都要跟銷售總監一起去招待,這麼來來回回的,待人接物也是學了七八分。
老四夫妻倆是幾兄弟中變化最大的,靜都這邊老二林國勝是和李蘭英一起開的飯店。
林氏飯店裝修得低調大氣,裡面的飯菜呢,更是一絕。
飯店訂了6個固定的招牌菜,其他菜單是每月一換,隔一段時間來吃一次的話,那菜都沒有重複的。
飯店是兩層,底層是大堂,擺了20桌,二樓是8個包廂,每個包廂還有一道菜單之外的特色菜,隻有訂包廂才能嘗到。
林氏飯店位于王府井最繁華的街道中心,開業半年時間就徹底打響了名頭,每天慕名而來吃飯的人是車水馬龍,不管位置有多難定,價格還是很親民的,已經成了王府井街道上的一個風向标,來京都必嘗臨氏飯店的菜色。
官場上或做大生意的,想要求人的,都會提前半個月定包廂,這樣請客才有面子。
老五林志軍開的食品廠也是做得風風火火,他們這一年時間已經是開了三個分廠,羊城戶市都有廠子。
食品廠是不僅走外貿,還專供國内大型商場,廠裡做的零食精緻美觀,孩子大人都喜歡,就是價格偏高,比華僑商店的要貴一些,但是更加的精緻可口。
林志軍和王春花夫妻倆是最會做生意,倆人一開始就沒想生産爛大街的食品,賣得貴買得少,依然是賺得多,他們想要的就是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