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第4頁)

  但是一旦遇見氣候不好,做農耕物的産業便會遭受重創。

  作為大周的江南糧倉,天公不作美的時候,農作物溢價格外吓人,最難過的還是普通百姓的日子。

  裴樂瑤在江南查探多日,當即下令,尋找懂培植的農業能人。

  懂培植糧食的人倒是沒找到,但懂藥材培育的人倒是找來一些,

  都是江南附近村落裡的一些藥農,籍籍無名的一些百姓。

  藥農挽着帶泥的褲腿,不好意思的走來,畏手畏腳:

  “草民參見公主,草民壯着膽子來聘培植藥材的老師……”

  黑黢黢有褶子的面容上滿是局促,他伸手撓了撓頭:

  “草民家中世代為藥農,對種藥材很有心得。

  當年草民還跟随隊伍一同去過一次伊蘭草原,是去押送那滞銷藥材的。”

  裴樂瑤眼神平和,隻問道:

  “既然懂培植藥材,那大周除卻江南以外,可曾還有旁的地界能大面積種植?

  你可答得上來?”

  朝廷為維穩江南糧倉,準備将更多的土地用作耕地栽種糧食,保證全國糧食不再短缺。

  但這一舉動,勢必就會壓縮其餘植物的生長空間,比如這些藥材。

  藥農回:“草民知道,在匈奴!”

  匈奴二字,令裴樂瑤有那麼一瞬的晃神。

  那藥農繼續說:

  “草民覺得匈奴草原可以培植好的藥材出來,他們那邊不僅有縱深極高的大山與山谷,

  還有地域廣袤的草原,牛羊遍地,不缺肥料,更适合大片的種植。

  草民覺得,比江南松軟的卻又單一的丘陵地還要更好些。”

  一邊的藥商也點了點頭:

  “這人我認識,常年來江南城裡給我們幾家大戶售賣藥材來,很有心得。

  且江南的土地寸土寸金,将來肯定甯願栽種大批糧食,也不願種多少藥材,

  以後産量肯定會越來越稀少,藥材就會越賣越貴。”

  裴樂瑤看着身邊的長歌道,眼神清明幹練:

  “醫藥關乎國家民生,人人都有病痛,免不了看病吃藥。

  但江南糧倉也是為了民生,此事已成定局,也不能去改變,

  所以這藥業的倉廪隻能轉移,而不能将産能變得稀少。”

  人群裡有位藥商說了一句:

  “公主,聽聞您跟匈奴單于關系不錯,能否跟朝廷說說,我們願意去租地種植藥材,能否打通此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