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論文就是如此。
大家可不要覺得這東西簡單。
之前網絡上曾流傳有一位超級學霸,在讀研的三年期間,共發表了84篇sci論文,平均13天一篇,如果除去睡覺的功夫,撐死一周一篇搞定,貌似輕松可謂一批。
但……
那大家聽了笑笑也就行了。
如果當真的話,那被笑的可就是你了。
嘿嘿!
sci要是真那麼容易發表。
那也就不會存在那麼多研究生直到畢業都沒發表過一篇了(???ω???)。
正常來說,一人發表幾篇還正常,發表8篇,乃至14篇,都可以相信。
畢竟學霸麼?
總有一些超乎尋常的能力所在。
但還要再多的話。
除非是小說主角,擁有某種金手指,不然的話,那就是做夢。
畢竟寫論文就跟炒菜一樣。
如果想炒一道名師大廚級的精品菜系,比如開水白菜,那就要這個大廚親自切菜,切刀,然後調湯煮完之後才算成功。
這個雖然好吃,不過卻很貴,隻因它既費工又費力,包含一個廚師心血。
但你讓這個大廚,在一個小時内做出十桌開水白菜,那估計就是料理包了。
不是湯有問題,就是菜有問題。
一篇sci論文,如果你是自己從頭切菜,颠勺,擦鍋,洗菜,甚至買菜買菜的話,它是相當費時費力的。
若這樣一整個環節……
才出了一道菜或一篇文章,這文章所付出的時間精力和金錢都非常巨大。
而什麼情況下能快速出菜呢?
那無非就是中央廚房,是料理包,是别人把菜切好,洗好,買好并預熱,最後等客人一來,該廚師再啪的一炒搞定。
寫論文也是如此。
為何有許多牛逼的教授博導大佬,他們寫文章快?
還不是因為他們手底下一堆的博士生,研究生,給他做基礎研究,整理數據,以及各種基礎數據的核驗等等。
總之!
該教授隻需要定個菜色,定好方法,中間啥事不幹,最後署上大名就行。
不過……
與上邊這位三年84篇sci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