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第3頁)

不知道也沒關系。

看完以下幾段也就明白了。

國際數學家大會。

是由國際數學組織主辦的國際數學界規模最大也是最重要的會議。

是數學家們為了數學交流,展示,研讨數學的發展,會見老朋友,結交新朋友的國際性會議,是國際數學界的盛會。

大會每四年舉行一次,至今已有百餘年的曆史,它是全球性數學科學學術會議,被譽為數學界的奧林匹克盛會。

如果這還不好理解。

那總結一句話。

國際數學家大會,是國際數學界最牛逼的頂尖會議,一般人沒資格參加,包括數學碩士博士都不行,打底也要一級數學家。

當然,不排除有些資深的數學教授具有參加的資格,但前提是得到邀請函。

且該會議在開幕式上,便會頒發四個大獎,分别是數學界的最高獎項菲爾茨獎(一次頒獎不超過四個),高斯獎,陳省身獎(以雲裔命名)和信息科學方面的奈望林納獎(即計算機科學的數學方面的主要貢獻者)。

可以這樣說……

凡是能參加這個大會的人。

絕對是在數學一道頗有建樹的大拿,是其身份的象征,榮譽的象征。

如果能在上邊受邀上台做次報告的話,那更是證明其實力非凡。

甚至可以這樣說。

你今年能上台做45分鐘報告,那相當于菲爾茨獎的預備役了。

即便今年沒有獲得。

但起碼也被提名,且四年後獲獎概率很大,前提是沒有超過四十歲。

啧啧!

所以說。

國際數學家大會真的很牛哇啊!

與之相比。

像什麼普斯林頓數學大會,土豆皇家數學大會等次一級的大會都弱爆了。

這些次一級的數學大會,雖然也算是年輕綜合版的國際數學家大會。

但彼此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

前者高手雲集,參加的都是數學家。

且最少一次是208人,最多一次是4000多人(即2002年在東雲燕京舉辦的第二十四屆國際數學家大會,創造四個第一)。

甚至曆屆菲爾茨獎獲得者和四級數學家,乃至五級數學主神都會出席。

而後面這些年輕版的也好,綜合版的大會也罷,質量就差了不知多少。

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