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的厲害之處是除了自己本土培養的人才之外,每年都可以吸引大量的外國的科技人才到大羊,無論是留學也好,定居也好,仿佛大羊才是世界最适合搞科研的樂土。
雖然前期投入很高。
就像挖江南一樣,付出的代價很大。
可大羊的科技和這些人才又是相輔相成,這些人的努力提高了大羊的科技水平,保證了大羊的大國地位,而大羊給予這些人才豐厚的回報,也是不可厚非不是?
長此以往,便形成了良性循環。
雖然大羊的制造業有所萎縮,但這隻是中低端的制造業外流,大羊的高端制造業技術一直是看得很緊的,因為這是大羊的看家本領,也是賴以剪全世界羊毛的基礎。
很多高精尖的科研設備需要用到高端的制造技術才能做出來,價值千金。
而大羊恰恰就有這樣的技術和資金保證科研設備的全面。
除了科研設備之外。
科研經費的充足也是一方面。
在東雲國内很多時候,都會擁有科研經費不足的煩惱,因為搞科研三年五載很難出成績不說,還非常的燒錢。
如果沒得一定耐心,不繼續投入,很多科研項目都會受制于資金不足而中途夭折。
但大羊作為發達國家,在科研上的投入不可謂不高,科研經費十分充足。
且人家大羊還形成了這樣一種體制,包括對人才的選拔、評估、資助等等的體制。
這種體制能真正發揮那些把學術成就視為生命一部分的學者的特長,從而确保大羊科學技術在世界上的領先地位。
在一個缺乏發明創造和探索精神氛圍的國家裡,是難以形成這種體制的。
也正是借助以上這些。
大羊總能不斷地從世界各地吸引最優秀的人才加入,牛皮的一批。
相較而言。
東雲一步慢,步步慢,現在雖奮起直追,但想要彎道超車,困難很大。
不過。
困難再大又如何?
我輩東雲人,豈能屈居它國後?
餓了吃飯,渴了喝水,困了睡覺,有問題解決問題,哪裡不足發展哪裡。
東雲人的骨子裡,就是藏着這麼一股幹勁,就是吃的苦,霸得蠻,不願服輸。
三年追不上,那就五年。
五年追不上,那就五十年,乃至百年。
反正人家有的,我要有。
人家沒有的,我也要有。
我們東雲喜歡搞搞基建,改善民生,提高生活質量,不願出去欺負别人,但别人也休想站在我們頭上拉屎撒尿,耀武揚威。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