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第4頁)

“畢竟我們不再使用高純矽,而是使用江南教授制造的完美石墨烯。”

“其中第三個難點設備,也不需要我多說,無非就是光刻機的問題。”

“過去我國一直沒有光刻機,尤其是高端EUV光刻機,一直被國外封鎖限制。”

“雖然前幾年我們已經研發出了普通的DUV光刻機,最高也能制造出7nm芯片,但要經過多次曝光,使得成本飙升,良品率也難以控制,目前沒法實現生産。”

“可如果放棄7nm芯片,而專攻10nm或者14nm,那在性能上就遠不如國外。”

“當然,這個難點也勉強被解決了!”

“設備不行,那就性能來湊!”

“有了完美石墨烯這種新材料,其本身性能是高純矽的千百倍。”

“即便沒有高端光刻機,而隻使用普通的DUV光刻機,或者其它技術。”

“比如用冰刻代替光刻,隻要能制造出芯片,那性能必然不會弱于國外的芯片。”

“所以說……”

“以上都不再是難點。”

“但這兩點難點解決了,不代表碳基芯片立馬可以制造出來,畢竟咱們還存在一個中間環節,那就是技術難點。”

“雖然第一個技術難點,将完美石墨烯扭結θ度,用來制造晶體管和邏輯門也被江南教授解決了,但後續還有很多難點。”

“如電路結構、EDA工具、制造程序、條件保障等方面的複雜性……”

“還有通用邏輯門、接口電路、SOC、處理器、存儲器、放大器、ADC、DAC、電源、接口等方便仍需大家去一一攻克。”

“尤其是EDA工具,目前國外的大多已被封鎖,而國産的性能又相差甚遠。”

“僅憑國内的EDA工具,想要設計出一流,乃至完美的芯片根本不可能。”

“所以還需要計算機所的幾位研究員注意,一定要在現有基礎上再進行優化,優化,再優化,争取達到國際水準……”

嗯!

周青山說了很多。

要說前邊是打雞血,那現在就是擺困難,畢竟人要自信,卻也不能盲目自信。

能看到自己的優勢,更要看到自己的劣勢,才能不斷改進而成功。

且他在說話的同時。

也把目前仍需攻克的問題,列成表單發到了在場每一個人的手中。

由此可見。

他這個專項組組長,真不是吃幹飯的。

早在今天開動員大會之前,他便已經做好了充分的調研和總結。

而在場人在聽了他所說,并拿到這些問題表單後,也是面色驟然凝重。

顯然,他們都感受到了壓力。

能不有壓力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