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第10頁)

最多就是把現有的小艾同學,再升級一番,輸入有關戰甲和機甲知識。

這個有些難度。

但對江南來說,難度不算大。

至于各種操作系統,江南同樣可以搞定,甚至可以将其與小艾同學相結合。

包括插件,感知,總控,維生系統也都是如此,無非是耗點兒時間。

至于制造戰甲和機甲的人員和場地也無問題,現成的江南研究院。

而芯片,則是東雲龍芯。

總之。

他是要人有人,要場地有場地,要生産線有生産線,要錢……錢就不是問題。

除開這些之外……

就隻剩下兩個問題,才是急需解決的。

第一:用什麼材料?

第二:動力輸出該怎麼辦?

這個所謂的材料,指的是外附裝甲,不能用鋼鐵,钛合金也不合适,那用什麼?

動力輸出,說的高大上就是粒子推進器,說簡單點,就是一個發動機問題。

這個能源是有了,既東雲龍源,但光有龍源沒用,還得有發動機。

就跟電動汽車一樣,光有電池,沒發動機,汽車就是死物,跑不動。

可以這樣說……

發動機才是汽車的心髒。

而現有的發動機很多,可要支撐龐大的機甲,那唯有報廢兩個字。

至于貼身的戰甲,就更加不能裝進一個碩大發動機了,根本沒那空間不是?

可以這樣說……

在有了東雲龍芯,龍源和龍聯(小艾同學)之後,隻要再搞定材料問題,和動力輸出問題,那戰甲和機甲就有譜了。

剩下的小問題,就不是問題,且各種零器件的生産,研究院都可以搞定。

不過……

這材料和動力輸出(粒子推動器)問題,即便對于江南來說,都有些頭疼。

這未知的東西,往往是最難的。

也許這兩者,都不如1nm光刻機那麼精密,但光刻機早已存在,江南要做的是改良,所以相較而言,要輕松的多。

但這制造戰甲和機甲的材料,目前已知材料都不适用,必須尋找新的材料。

而粒子推動器(發動機)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