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江南研發出衆多黑科技之後,尤其是熱核冷核聚變的誕生,機戰甲的誕生,粒子推進器,上個月就已登上了新星和熒惑,随時可以登上金木水土等星球天體。
甚至連曲率引擎都出現了。
隻要應用于宇宙飛船,便可正式探索恒星系之外,走向天河系。
然而……
對外的成就雖然斐然。
可對内,卻一直止步不前。
如果把天方大陸比作一個蘋果,那目前人類接觸到的不過是薄薄果皮。
大陸内部為何物,一直以來就是人類探索的重點,卻啥都沒探索到。
不要問為什麼。
問。
那就是難度太大。
也許有些人會說,探索腳底下不比探索外太空要簡單的多麼?
答案是,不是這麼算的。
各有各的難度。
但截至目前未知,探索腳底下,也不過是探索到12226米罷了。
這還是上個世界70年代開始挖穿地心工程,并耗費二十多年的成果。
然後,就沒然後了。
12226米的深井已達一定極限,這幾十年是再也下不去了。
一來嚴重缺氧,二來壓力太大。
根據計算,地下深度為10千米處的壓力大約有300兆帕,而到了35千米的深度,壓力高達1吉帕,這是什麼概念呢?
在這樣的壓力下,就算是堅硬無比的石頭都會變軟。而地心壓力為370吉帕,可以将物質原有的晶體結構破壞。
以先前的技術,一直沒有研制出可以接近地心的設備,并且極度缺氧的情況,施工人員也無法進入如此的深度。
除此之外。
還有一個非常大的難題。
那就是地心溫度太高,高到根本沒有人和物,可以下得去。
同樣根據計算。
地心溫度高達6800攝氏度。
而太陽的表面溫度也就隻有6000攝氏度左右,要知道鐵在1500攝氏度就會融化。
所以這樣的溫度下,即使是再耐高溫的材料也會被熔化。
正因這三點的存在。
向内探索地心,雖然是所有人的夢想,但難度比飛向外太空貌似更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