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第10頁)

  ·

  探視結束後,陳諾和張教導聊了會兒,算是把事情徹底弄明白。

  當然,他很小心的,沒有暴露出自己“不知道自己還有個同母異父妹妹”這種情況,否則的話就說不通了。

  歐若華還有一個女兒,是後來改嫁的那段婚姻裡生的。

  女孩今年五歲。歐若華兩夫妻入獄後,孩子就交給了男方家的一個親戚代為撫養。

  “根據犯人的要求,我們也提請了犯人所在街道的婦聯組織,也派了街道的辦事員和婦聯的人員去家訪了兩次,回饋的消息都還算正常,孩子的生活是有保障的。但更具體的我們就不知道了……我們畢竟是監獄,有一攤自己的事兒。”張教導的話說很直白。

  最後他給陳諾寫一個地址和電話:“這是孩子寄養家庭的地址,電話是街道婦聯組織對接這個事情的工作人員的電話,你如果要上門去探望的話,可以和街道的婦聯組織先聯系一下,然後和對方家庭溝通了,就可以去了。”

  陳諾沒有耽擱,當天就打了那個電話。

  接通電話的是街道婦聯組織負責這個事情的一個辦事員,聽聲音年紀不大的一個女子,姓劉。

  劉辦事員很熱心,聽了陳諾的來意後,立刻表示自己可以聯系托養家庭,并且主動要求一起陪同陳諾過去上門探望。

  挂了電話一個小時後,劉辦事員發來消息,約定第二天中午去探望。

  一夜無話,第二天中午,在和劉辦事員約好的地方碰了頭。

  劉辦事員看上去年紀不大,應該不到三十歲,穿着很樸素,一件這兩年很流行的波司登羽絨服,大冬天的,騎着個電動腳踏車。

  可想而知,這個年紀的基層公務員,被分配到街道婦聯這種清湯寡水的地方,那肯定是家裡沒什麼跟腳的。

  “孩子我去年去看過兩回,感覺還挺好的,一起吃了頓飯,孩子很乖……哎,陳諾同學,你妹妹真的長的太可愛了我和你說,我真的好喜歡這個孩子。”劉辦事員不是空手來的,還帶了兩斤蘋果,顯然是個熱心腸的人:“因為孩子的特殊情況,孩子的父母也沒給托養家庭留太多錢,所以街道裡聯系過婦聯和一些婦女兒童權益保護組織,也争取到了一些經費,每個月會給孩子撥兩百塊錢,用于給孩子改善生活的營養費,這個錢之前每個月都是按期到賬支付給托養家庭的指定賬戶的,這個你放心,我一直盯着的。”

  陳諾的态度很客氣:“您費心了。”

  劉辦事員擺擺手:“工作就是這個。而且,你妹妹真的很可愛,我也很喜歡她的。”

  來到小區門口,陳諾停了一下,在小區門口的超市買了一個旺旺大禮包,算是給自己未見面的“妹妹”的禮物。

  想了想,又買了兩條煙和兩瓶酒。

  劉辦事員看在眼裡,心中一動……這個大男孩,倒是心思細膩的很。

  ·

  ·

第十九章

  一個老社區,沒有什麼物業之類的,小區一個大鐵門,一個收發室。住宅樓下如同這個年代所有的社區一樣,自行車停的到處都是。

  六層的樓房,目的地就在頂層六樓。電梯是沒有的,隻能一路走樓梯上去。

  到了門口,門上貼着嶄新的春聯,中央一個倒挂的福字。

  敲開了門,裡面就是一股子濃烈的煙味飄了出來。

  開門的是一個中年婦女,一看見劉辦事員,立刻堆出笑臉:“小劉來了啊,快進快進!”

  讓開了門後,陳諾跟着劉辦事員進了這戶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