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一顧康和歐秀華以後生不出兒子,這個叫陳諾的外姓小子進門了,法律上就是兩口子唯一的孩子,那麼以後顧康的家産豈不是便宜了陳家人?
歐秀華當時也打退堂鼓了,改嫁自然是好的,有個男人照顧自己自然也是好的。
但是讓她扔掉自己唯一的兒子不管,那歐秀華也做不出來。
就在事情僵持在那兒的時候,陳諾的奶奶站出來了。
“我們陳家的娃兒,我們陳家自己養吧。”
陳諾的奶奶和歐秀華聊了一次,老太太深明大義,她很清楚是自己的兒子陳建設太過荒唐亂來,耽誤了自己的這個前兒媳。
既然離婚了,總不能耽誤人家一輩子的。歐秀華那個時候才三十多歲,總不可能單身一輩子的。
既然顧家嫌棄陳諾這個小拖油瓶,那麼陳諾的奶奶就主動表示自己可以接手自己的親孫子。
于是,陳諾跟奶奶過日子,歐秀華改嫁,大家協商後,以後每個月歐秀華再給一筆孩子的撫養費。
而且,畢竟陳建設還在呢,隻是人跑的沒了影子,但終究也還是活着的。養孩子的事情,不能隻拖累歐秀華一個人。
陳諾的奶奶深明大義,讓歐秀華的第二段婚姻終于得以成行。
雖然從結果來看,這段婚姻又是一出悲劇。
但陳諾的奶奶,這位老太太的恩德,歐秀華是怎麼都要承的。
而且,歐秀華改嫁後,又生了個女兒小葉子。
結果這一胎生下來,頓時讓顧康的母親大為不滿,重男輕女的思想之下,歐秀華在顧家的日子越發的難過了。
而那個時候,成婚日久,顧康對歐秀華也漸漸的膩歪了,不那麼熱情了,歐秀華在顧家唯一的依靠就是自己的丈夫,丈夫的感情冷淡,讓歐秀華更是處境尴尬。
她甚至也很難再從家裡拿出錢來去給陳諾當撫養費。
這些事情,陳諾的奶奶,都一笑而過了。
老太太的想法很樸素:我陳家的娃兒,我陳家自己養就成。你當娘的,改嫁了有困難有苦衷,那麼你能幫就幫一把,實在幫不上,我老太太自己拉扯孩子,也可以的。
這一點,從一個細節上可以看出老太太的人品。
在接手了陳諾後,帶着陳諾一起過日子的那些年,老太太在陳諾面前,從來沒有說過歐秀華的一言半語的壞話!
每次都說,你媽媽有難處,不能陪着你,但其實你媽媽是很想着你的……
所以,歐秀華也是非常念着陳諾奶奶的好。
如今再一次來到這個房子裡,站在客廳之中,歐秀華恍如隔世,看着這個即熟悉又陌生的“陳家”。
家裡的擺設,家具,家電,都已經換了模樣了。
唯獨熟悉的,大約就是牆壁上挂着的那張老太太的遺像。
歐秀華先是走到了遺像前,猶豫了一下,低聲道:“家裡有香麼?我給老太太上柱香吧。”
陳諾眯着眼睛,瞧着這位陌生的“親媽”,緩緩道:“家裡沒備着那些東西,你就對老太太鞠個躬表示一下吧。”
歐秀華聽了,認認真真的對着老太太鞠了三個躬。
磊哥把輪椅放在了客廳擺好,然後攙扶着陳諾坐進了輪椅。
歐秀華扭頭看着陳諾的樣子,擰了擰眉毛,欲言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