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個……江北那兒,不是教育集團還有一個正在籌備改制的學校麼?
那個學校的聯絡員,也給我打電話了,問這個企業能不能也贊助一下他們學校。
這種沒有成本來的好事兒,誰不歡迎?”
劉慧穩穩的聽完了:“你算下來,最後總數據多少?”
“估計要上千了。”劉打工人苦笑道:“我們學校在職的加上離退休的,我預備要四百張券,江北那個學校,人家說了要個三百張拿來當福利用。
還有教育集團的後勤找我了,說來個百八十的。
我毛算了一下,八九百有了。
但聽說教育系統裡,局裡一些基層的聽說了,也有人問我要個三張五張的。
我就想,保險起見,一千張才夠。
一千輛車啊……你說陳諾他們能答應麼?打完折其實沒啥利潤了,人家做生意不賺錢出這麼多貨?
是不是要的有點狠了?”
劉慧一聽就笑了:“哥,這個你就不懂了。
一來呢,送出去再多的打折券,也要看兌現率和購買率的。
你發出去一千,但真的會拿着去買車的人,肯定沒這麼多的。
我估算着,能有一多半就算是這個事情很成功了。
二來呢,這個事情對我們沒成本,對人家車行其實也沒多少成本。
無非就是廠家進貨的時候多進一些。
而且我聽說了,經銷商在生産廠家那裡,進貨數量越多,他們的進貨價格也會降低的。
你可以說是他們不賺錢的出貨。
但換個角度,你也可以理解為,他們等于不花什麼成本的,提高銷量和鋪貨率。”
頓了頓,劉慧笑道:“你想啊,你那天不是去過張林生那兒,你估算過他的車行一年出貨量麼?
一年兩千輛車。
你這裡如果這次能一下出掉五百台。
等于他的車行,因為這麼一個項目,一家夥,一年的出貨量一下增加了百分之二十五!
對企業來說,隻有好處沒有壞處的。”
說到這裡,劉慧語氣嚴肅:“哥,我再提醒你哈!不管出多少車……這個事情,你一定不能伸手的!這個錢哪怕再多,你也絕不能動這個的心思!事情越大,你功勞越大,但是盯着你的人也會越多!”
“我明白的,這個不用你說,我肯定不會。”劉打工人搖頭:“這個道理我還是懂的。”
想到這裡,劉昂搖頭:“不行,吃過飯我還要把數據重新整理一下。
折扣的優惠,返還的數量,還有助學金的事情……還有貧困生的名額。
哦對了,還有貧困生的申報條件,和申請流程……
這些我都得再反複統計和琢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