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第7頁)

  眼看雲音從車裡下來,司機還點頭哈腰的:“那個,您也到了地方了,您看,我……我是不是就可以……”

  雲音卻看也不看這個司機,随手把一疊鈔票扔在了地上,扭頭就朝着山坡上走去!

  夜半時分,山坡之下,隐約的可以看見那山坡上的一片宅子。

  還有那座修的很是漂亮氣派的山門。

  “青雲……”

  雲音歎了口氣。

  ·

第五百零九章

  十字坡後山。

  這青雲門的大宅子,是坐落在山前的一座小坡之上。

  這是吳叨叨十年前修的,至于錢财的來路……大體想一想這厮初見陳諾時候所作的行當便可以猜到了。

  隻是,這卻并不是青雲門的真正老宅。

  說起來卻也可氣。

  這新宅子,原本是個破廟。也沒有官方登記造冊,就是鄉野之間,也不知道多少錢年弄的一個野廟。

  來曆已經不可考。

  後來就成了附近鄉民祭拜的所在——香火麼,自然不好。

  鄉民是很實際的,華夏鄉梓之中,首當其沖的是祭拜祖先,尤其是鄉下,宗族自有自家祭拜的祠堂。

  這種野廟,也就靠着平日裡誰家頭疼腦熱了,來燒個黃紙許個願什麼的。

  這等野廟,沒有什麼香火,就靠着村民接濟,才勉強維持,隻是錢是絕沒有的。

  連山門都破破爛爛,佛祖金身也無,泥胎塑的佛爺像都坍塌了小半。

  兩間瓦房,還是幾十年前,據說是個發了财回鄉的财主,為了做善事,才捐錢修建的。

  幾十年後也都成了破房子。

  之前廟裡就留了兩個和尚,一老一小,老的是村裡都認識的老僧,小的則是老僧某一日出遠門後帶回來的,說是俗家親戚家的孩子,家裡遭了難,大人都沒了,才帶回來收養——村裡村婦嚼舌根,都說這是老和尚在外面的野種。

  自然這種傳說,也沒處考證去。

  十年前,吳叨叨從外面賺了錢回來,就決定重建青雲門,也不知道厮用了什麼法子,和這野廟裡的和尚糾纏了兩個月,終于說動了和尚,把這個野廟讓了出來。

  地皮是走了村委會辦的手續,把這片山坡包了下來。

  老和尚帶着小和尚就直接搬走了——搬走的時候啥都沒帶,就帶了兩個随身的包袱,去向也不知道。

  不過後來村裡有人說,在縣城裡見過那個小和尚——已經不是和尚了,在菜市場裡包了個攤位,賣水果。

  野廟的兩間破瓦房當天就讓吳叨叨開了拖拉機給推平了。

  然後就大興土木,用了大半年的時間,修了一圈大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