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難民艱難的抵達了村落,他們缺乏食物,缺乏幹淨的飲用水,更缺乏藥物——不少人都帶着傷。
有些是在軍事沖突之中被誤傷的。
鎮子的北邊入口的道路兩旁,被難民們占據了。
雇傭兵們在鎮子北邊的公路設置了路障,拒絕讓這些難民進入鎮子,他們隻能在鎮子外的公路兩邊的空地上停留。
國際醫院的國際醫療組織送來了一些人道主義的援助。
在和鎮子上的雇傭兵組織的交涉後,一些傷病較重的難民被運送去了醫院。
陳諾沒有幹涉雇傭兵封鎖鎮子拒絕難民進入的行為。
并不僅僅是因為他不是什麼聖母——閻羅當然不是聖母!
也是因為,雇傭兵的這個行為,其實是得到了鎮子本地居民的支持。
本地的居民其實也抗拒這些難民的進入的。
一方面,這裡的民俗情況本來就複雜,不同的部落之間有仇恨,外來的難民部落和本地的鎮子傷的居民說不定之前就關系惡劣。
另外一方面,外來的太多難民的進入,也會導緻鎮子上居民對安全狀況的危機感。
而很快矛盾就爆發了一次。
因為雇傭兵為了排除危險,派人進去了難民區裡進行了一番搜查。
果然查出了十幾名混入了難民群體裡的反政府武裝被擊潰的逃兵。
這些人被抓出來後,發現其中還有人藏了槍,很快就被雇傭兵直接處決掉了。
這個舉動引發了難民營的嘩然和情緒上的抗争。
不過面對武裝到牙齒的雇傭兵,這些難民沒敢做出過分激烈的動作。
但是随後,因為飲水的問題,和鎮子上發生了沖突。
醫院的國際組織已經盡可能的從醫院的儲備物資裡分出了一些食物和飲用水來援助難民營。
而難民們在逃難的時候,多少也攜帶了一部分食物。
靠着這些,暫時可以維持一些日子。
但是飲用水就很短缺了。
鎮子裡,每天排一輛運水車去難民營運輸一車水。
可難民營的人數聚集已經超過了五百人。
炎熱的天氣之下,五百人對飲用水的需求,每天一車的供水僅僅隻是勉強夠用——運水車很小,可不是那種重型卡車。
在非洲這種破落鎮子裡,哪裡來的大卡車。
陳諾看過那個運水車,大概也就是和國内的三蹦子差不多大。
這能運多少水呢?
這些天,難民中的青壯還組織了人,越過叢林去河邊取水回來,才勉強足夠難民營使用。
但鎮子裡在發現了難民自發去河邊取水後,就把每日的運水車停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