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第5頁)

國外的蘇打水很是流行,還有各種的洋汽水,但國内這樣的生産線極少,外國人也根本不會提供給國内。

但這些技術對于沈默來說并非難事,他讓機械蟲組裝,高價賣給商會,這些錢都是他私人的,然後讓明州商會去運作。

畢竟果汁飲品生産線做出來,銷售出去之後這是明州商會幾大股東分潤,不過大頭還是明州政府。

果汁分為加汽和不加汽兩種,不加汽的裡面有果肉。

請了海市的明星代言,等到出來之後,果汁風靡整個海市。

不管是上流社會還是平民百姓都會來上一瓶。

并且瓶子進行二次回收,産生新的職業。

一些小孩讀書放學就會在垃圾桶翻找尋找瓶子都能拿去小賣部換錢。

一開始那些一些眼紅的洋商人,還污蔑明州商會果汁瓶子都是用回收回去的瓶子進行灌裝。

明州商會原本就要陷入自證的怪圈中,但沈默馬上開了一個明州投資大會,邀請各界社會人士到明州參觀明州的産業園區。

并且請來了各大報紙的記者進行報道。

而廢品回收回來的瓶子作用也全都曝光在普羅大衆的視野當中。

這些被回收回來的瓶子塑料破碎清洗之後,進行攪碎接着高溫塑形變成了一根根的城市下水管道。

相比起以前的那些鐵,這種塑料管道更為耐腐蝕,不會有鐵鏽的問題。

除了做成下水管道,還做成了各種桌椅闆凳,這些桌椅闆凳比起平常的木頭做的座椅闆凳價格隻有十分之一。

廉價耐用,現如今已經成了普通家庭的首選物品。

很多精英人士真真實實的看到了明州的各種變化,民衆的富裕程度比起海市都不遑多讓。

海市人有錢那是上層人士有錢,底層的人還是住着最差的棚戶區,吃的東西也是饑一餐飽一餐,很多人連溫飽線都沒有。

路上的到處都是小乞丐。

可是來到明州就會發現路上根本沒有一個乞丐,明州的街道整潔寬敞,路邊沒有垃圾,放着很多個筒狀物。

來參觀的人這才知道這些是垃圾桶,街道有專門的環衛工人進行清掃傾倒,這些人都是明州各個轄區的衛生街道負責管轄。

而這樣一來市政人員就比其他的城市要多出好幾倍。

除此明州就算是在農村都沒有衣衫褴褛的人。

農民隻顧生産,他們隻要肯幹活手中就會有錢,有些還發展成了種植養殖大戶。

農業稅在明州是全面取締,以至于明州的農民種植熱情也極為高昂。

在别的地方鬧災荒糧食不夠吃的時候,明州百姓家家有餘糧。

農産品,暢銷品,一些緊俏的農副産品全都被源源不斷的運出明州,給明州經濟發展帶來不可估量的增長。

投資大會空前的成功,還有不少人表示要到明州建廠。

當然沈默也不是什麼廠都接收的,像是背後有着各國奸細摻雜的資本,沈默是拒絕的,這些人不懷好意隻差沒有寫在臉上。

自然,最先前的一些無良媒體抹黑明州果汁瓶回收的謠言也是在各路報道中不攻自破了,而且還宣傳了一波明州市政對環保的重視,對這些塑料進行回收利用,還讓百姓有了二次創收的機會,增加了就業率。

不少的地方都眼饞明州模式,但複制不了,首先很多技術都被國外卡死,而不少人也質疑明州市政哪裡來的生産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