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第1頁)

沈默也問過系統肥貓,這個世界并沒有這首詞,所以他就在今日場合拿來用了。

當“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開頭出來,已經奠定了這首詞千古傳唱的資格。

再到落筆:“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

等到寫完,已經不少人圍攏關注了起來。

并且已經全都在評頭論足了。

然而,沈默卻還沒有完,他在最後落款處寫上:東坡先生。

“這是何意?這是你的别号?”衆人尤為不解的問道。

“小子不敢占為己有,這是小子一次遊曆之時遇上的一位志投意合的之交所做,他沒有在任何公開的地方發表過此詩詞,小子覺得這麼好的詩詞又如此貼應今日之景,就不該被埋沒。那位之交自稱是東坡先生,所以在下才有此落款。”

沈默一番話說出,就讓人開始議論紛紛,能寫出這麼好的一首詩詞的人居然籍籍無名,有人又在思索,認識的人中是否有東坡先生這樣文采絕絕之輩。

好像都沒有。

在這樣的千古一絕的中秋詞面前,今日所有的詩詞都注定黯淡無光。

就算是皇帝盯着這首詞眼神頗為熱切。他的心胸或許不寬廣,但不妨礙有一顆愛才之心。

“沈默,你可知東坡先生姓名,何方人士?”皇帝迫不及待的問道。

“我隻知他姓蘇,名啥就不清楚了,好像是眉州人士。”沈默不知道這個時空會不會有這個人。

但把别人的東西占為己有頭還不是他的風格,哪怕這個時空沒有一個東坡先生。

但他也要把東坡先生的名讓這個時空的人知曉,在這一刻沈默仿佛感到了兩個時空因為一首詩詞而進行的時空之間的對話。

沈默接着就去看了盧緻遠寫的詩詞,和前世寫的不一樣,也不是用之前他讓人去酒樓傳唱的版本,雖然意境同樣是思念前妻被母親拆散,但就好像這一版是拆解的七零八落的拼湊版。

意境完全不如前世傳唱的那個版本。

在一衆的詩文裡面,這首根本不出彩。

這個時候,皇上跟前的寵妃說話了:“皇上,臣妾今日是以南珠為題,雖然沈默這首寫的很好,可卻沒有南珠。”

“麗妃此言差矣,東坡先生這首雖然字字沒有南珠,但明月難道不比南珠來的璀璨?臣妾以為今日主題是借南珠來喻明月,而東坡先生又以明月的陰晴圓缺來述說人間的悲歡離合,進而提出了“千裡共婵娟”的美好祝願。

這難道不足以寫出了每一個普通人的心境和祝願嗎?

臣妾以為這首該是今日之最,就算是評選了其他首為最好,讓此千古名句沒有折冠,隻怕此事傳揚出去,也會令天下文人所恥笑,皇上以為呢?”身形消瘦的皇後來到了皇帝和麗妃的跟前。

皇帝看向皇後忽然就想起了皇後在年輕時候也是一位文采出衆的才女,而自己也為了能夠娶到她而沾沾自喜。

可是什麼時候開始,他對皇後的關注越來越少了?

“皇後說的是。”他不自覺地說道。

“皇上,項北郡王是代人參賽,這樣也算嗎?”她跺腳撒嬌。

“參賽前皇上沒有說不能代為參賽。”

“在下知道今日代人參賽舉動不妥,赢的彩頭也沒有辦法送到東坡先生手中,但在下知道東坡先生的心願,如果此次此詞能赢下,在下懇請皇上能把彩頭換成金銀助力完成先生心願。”

“你說,這位東坡先生有什麼心願?”

“先生心願就是在西湖邊植上柳樹,修建河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