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第9頁)

沈修禮一開始是不懂,但随着時間長了,不懂的也懂了,他知道他媽媽死了,再也不會出現在這個家裡面,她是為了生下妹妹才死的。

說簡單點,如果沒有妹妹,那媽媽不會死。

月嫂說:“這是你媽媽用命換來的孩子,你作為哥哥一定照顧好她。”

他不明白,為什麼妹妹要帶走媽媽的生命,他是喜歡妹妹,但他更愛的是媽媽,如果有了妹妹會失去媽媽,那他甯願一輩子都不要妹妹。

他沉默着,沒人知道他不開心,沒人察覺他的想法去開導他,一屋子的人都圍着剛出生的孩子打轉,她一個人分走了所有人的注意。

慢慢地,沈修禮開始讨厭起妹妹,他不在守在她身邊,不再圍着她打轉喊着妹妹。

如果當時有人及時發現問題并好好引導他,或許沈修禮不會那麼厭惡沈知初,但沒有......好長一段時間都沒人在乎他的情緒,隻把他的沉默當做聽話。

再加上時間長了,他受到了沈昌南的影響。

哦......原來,爸爸也是認為殺死媽媽的兇手是沈知初。

沈修禮逐漸忘記了他和媽媽之間的約定,他憎恨着這個和他流着同樣鮮血的人。

他極端認為,如果沒有她,媽媽不會死,爸爸不會有白頭發,家裡的盆栽不會枯萎。如果沒有沈知初,他們一家三口到現在都是幸福的,他可以窩在媽媽的懷裡聽着她唱歌,媽媽肯定能第一時間知道他的不開心,會用最溫柔的語氣哄他,還會給他做各種好吃的蛋糕。

第2445章

如果妹妹從來就不存在就好了。

哪怕沈知初學說話喊的第一個人是“哥哥”他也依舊憎恨他。

五歲的沈修禮被送去了幼兒園,過于安靜的性格引起了老師的注意,他畫的畫是一片鮮紅像是鮮血,老師讓他們畫家人。

他畫了一家四口,畫上,是他毫不掩飾對于妹妹的厭惡,他用鮮紅的筆在那個小人上畫上叉,他第一次向人袒露自己的心聲,他讨厭妹妹。

老師将他的情況告訴了沈家,沈昌南帶着他去看了心裡醫生,這才診斷出來他有心理疾病。

“妹妹害死了他最愛的媽媽”這樣的思想已經在他大腦裡根深蒂固。

而在沈昌南心裡,其實也有一個隐蔽的角落裡,也是這麼認為的。

随着沈知初慢慢長大,五官長開,沈修禮已經忘記了媽媽的模樣,可沈昌南卻一直記得,他看着這張和他亡妻越來越像的臉,每次看到沈知初他都會想起以前,曾經有多美好,那麼現在就有多殘酷。

他慢慢的把沈知初放下,将她交給了保姆照看。

沈老爺子倒是挺喜歡沈知初的。

他想着,有他爸照看,那沈知初過的會很好。

他不再把注意力放在沈知初身上,該是用心照看沈修禮,照看他成長。

終于,他做到了無視沈知初的存在,無論她哭,還是喊他爸爸,亦或者站在不起眼的角落裡對他露出渴望的目光,

他都能做到無視不去搭理。

——沈知初的存在就是一個錯誤,她殺死了他的妻子,是破壞他美好家庭的元兇。

這樣的想法也存在他的心裡,要怎樣做到不去怨呢?

大人的思想一步步引導着孩子,如果有人能正确引導沈修禮,告訴他,媽媽的死不怪妹妹,或許他會放下,做一個關愛妹妹的好哥哥。

但是沒有人。

沈昌南越是對沈知初冷漠無視,那麼就會加深他心裡的想法,他就越是厭恨沈知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