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知初吐出氣:“那就好。”
沈知初也在想,他很早之前就感覺到周以明不是個好人,如果那個時候早點發現他的不對勁,也和厲景深這樣安排私家偵探去調查,才靠爺爺的能力,或許早就把他繩之以法了。
周以明拍下的那些照片确實能定下他的罪,交給警察,能判他個傳播污穢,侵猥亵罪。
也就在監獄裡關上幾年,可有沒有侵害她人,需要受害者自證,而那些受害者不過幾歲的年齡,一旦暴露在大衆視野裡,哪怕她們沒有錯,也擡不起頭,無法在正常生活,還有的可能,會遭一頓毒打。
周以明找的這些孩子下手,多數是單親家庭,留守兒童,這些小孩有個共同點,是不被父母寵愛的存在。
上車前,沈知初雨衣脫掉裝進袋子裡,她坐進厲景深的車,想和厲景深聊聊。
這些問題,她暫時還不想讓她的司機聽到,唯恐司機擔心把事情告訴爺爺,惹他老人家擔心。
沈知初把自己的顧慮和厲景深說了,這些被侵害的孩子已經夠可憐了,如果這些事情暴露在大衆視線裡引起熱議,被大肆報道,那這些孩子還怎麼擡得起頭,那些搬家離開的孩子,為什麼要離開,還不是想逃離這裡想要重新開始,有個新的人生,如果不顧及她們的感受,不考慮這些,直接報案......那她們離開的意義還在嗎?不又重新把她們拖向泥潭了?
厲景深若有所思的點頭,他也明白這一點,所以在查到那些資料後,他選擇的是冷靜沒有直接報案。
不為自己考慮,也要為這些孩子考慮,她們是最無辜的,不能忘記他們的出發目的就是為了保護這些人,所以絕對不能讓她們受到二次傷害。
二次傷害是緻命打擊,都說壓死駱駝的是最後一根稻草,他必須把這些考慮進去,擔心她們能不能承受得住,萬一有的受害者承受不了呢?
有的父母,比起愛孩子更愛的是自己的面子,孩子因為受壞人侵犯的事被曝光出去,他們第一反應不是安慰開導孩子,而是選擇教訓,問她們為什麼要跟壞人走,為了那顆糖就把自己“賣”了,多數的家長确實是不會在自己身上找問題,習慣性的推卸責任,把這些負能量施壓在孩子身上。
厲景深能清楚這些,自然是他見過的。
就拿沈知初來說,如果遭遇侵害的人是她,除了沈老爺子會生氣難過外,她的哥哥會喜聞樂見背後嘲笑她活該,他的爸爸會站出來責備她說她不夠檢點不夠聰明。
那要怎麼做?
不是所有的受害者都選擇息事甯人,或許有那麼一兩個敢站出來勇敢的指證犯人,敢面對那些照片......可面對之後發生的事情,就不是誰都能控制的。
而且這麼多受害者,怎麼去一個個的找,一個個偷偷的詢問,他們根本沒有多少時間去浪費。
第2666章
“像周以明這種人,把他送去監獄後,能被判死刑嗎?”這樣的垃圾,死不足惜。
厲景深清楚法律責任,很遺憾的告訴沈知初:“不能......”
“為什麼?”沈知初不明白,“他傷害了這麼多人,毀了多少人的人生,為什麼就不能判死刑呢?”
上輩子的厲景深也看到過同樣的問題,得到一個準确的答案,他把那個答案告訴沈知初。
“為了給受害者一絲生還的機會,如果侵害者在犯罪後知道會被判下死刑,就會釋放出所有的惡,那就一定會殺人滅口。”
厲景深耐心給沈知初解釋,車子開在大路上,就在要走一個人行道的時候,一個路人着急的闖了紅燈,橫穿斑馬線,司機趕緊踩住刹車讓他們過去。
突發情況下踩的刹車,導緻車子因為慣性往前晃了一下。
厲景深趕緊護住沈知初的腦袋,待平穩後,他問:“出什麼事了?”
這樣的雨天最容易發生意外,因此開車要比平時更慢一些,講究一個穩,雨刮器一直在刮,盡量保持開車人視線清晰。
司機回答說:“沒出事,就是碰到一個人闖紅燈,差點撞上去了。”
厲景深:“沒事就好。”
司機重新啟動車,這開車的最怕的就是遇到的就是惡劣的天氣,以及胡亂闖的人。
厲景深點頭,又繼續給沈知初做解釋:“就好比剛才那個情況,假如我們的車撞上去了,正常行駛下,遇到一個闖紅燈的人,我們也會受到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