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第10頁)

“這是應該的,以後都是一家人,孝順長輩理所當然。”

兩位母親進行了一陣互相吹噓,簡直就停不下來了,還是盛爺爺打斷說讓他們吃飯才停下。

“未來親家上座,飯菜已經準備好了。”

盛母準備的飯菜多,就算多一個警衛員飯菜也是足夠的。

顧父顧母看到這麼好的飯菜,心裡對盛家印象更加好了。

就說不好聽的,在這個重男輕女的年代,平常人家招待未來女婿一家,能有一兩個肉菜,有個肉沫星子就已經很不錯了。

可盛家準備的全都是硬菜,很明顯就是告訴他們,他們家的閨女在家裡是寶,他們以後是自家閨女的後盾。

他們閨女就算以後遠嫁京都,背後也有娘家人在支撐着。

也是在告訴他們,他們十分重視這門婚事,也重視他們顧家。

這些道理顧母在政府部門上班,怎麼可能不懂。

正是懂得這些道理,所以對盛家的印象更好,一個能夠重視閨女的家庭,以後怎麼可能差的了。

說句現實一點的,以後老三有了孩子,孩子的外公外婆一家明事理,可是能夠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做很好的鋪墊。

她這個做奶奶的,也不用擔心未來的孫子孫女會被教壞,起碼機率會小。

俗話說的好,外人如何蠱惑,都不如家人的一句話來的緻命。

不像她那小兒子嶽父一家,一肚子的壞心思,要不是有自己看着,她那小孫女都得被教壞了。

說起小兒子一家她就心裡來氣,她當初就不同意這門婚事,上門提親那天她就看的一清二楚小兒媳婦的家風。

要不是小兒子一心要娶,她也不能棒打鴛鴦,以後小兒子不得恨她這個當媽一輩子。

既然他堅持要娶,自己也說不通,那就讓他自己去經曆。

就算他以後自己後悔,也賴不到她這個當媽的身上。

這不結婚沒幾年,生出了小孫女,那小兒媳婦的本性暴露的越來越明顯了。

天天暗地裡打罵她那小孫女,說自己生了個賠錢貨,要不是被自己發現過,狠狠責罵了夫妻兩人,現在恐怕更加鬧騰。

不過還好小兒子結婚後是個拎得清的,也沒有覺得自己第一個孩子是女孩就偏心。

隻不過小兒子平時上班,小兒媳婦被發現了一次也不敢打罵,可就使勁把家務交給隻有四歲的小孫女。

親媽這樣,她這個當奶奶的也想把小孫女養在自己身邊。

可自己比小兒子還忙碌,人家親爹媽都活的好好的,也有感情在,她這個當奶奶的說的再多也磨滅不了這一點。

小孫女自己也不想在自己身邊,也不知道小孫女怎麼想的,她也沒辦法來硬。

還好小兒媳婦現在不敢打了,也不敢在他們面前當面造次。

要不然她都想把人給立刻馬上分出去了,反正她是打定了主意,等老三一成家,她就分家!

不能讓這小兒媳婦,把大兒子跟三兒子一家拖下水,誰知道以後她會不會打什麼主意。

第11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