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皇後注視着眼前嫡子,目光灼灼道,“長孫家,可保百年輝煌!”
“兒臣醉心武道,可能不會成為明君。”
慕白繼續問道,“這樣,也沒關系嗎?”
“君王,無需事事躬親,隻要知人善用,便足夠了。”長孫皇後回答道。
“好。”
慕白不再猶豫,應道,“兒臣可以按母後的意願去做,不過,兒臣也有自己的要求。”
“說。”
長孫皇後眸中流光閃過,道。
“兒臣表态後,一切如初,母後和舅舅不能因為兒臣答應參與奪嫡,便強迫兒臣去做一些不願意做事。”
慕白看着眼前母親,認真道,“比如,聯姻!”
“可以!”
長孫皇後沒有多想,便毫不猶豫地答應道。
“還有一件事。”
慕白凝聲道,“兒臣有一個人,想要舉薦,但是,他不願入仕,兒臣想問問母後,可有什麼辦法?”
“你說的是,李家嫡子?”
長孫皇後端起身前的茶水,輕酌一口,問道。
“不錯。”慕白點頭道。
“此人,我倒是聽你們小姨提過幾次。”
長孫皇後平靜道,“白兒,李家在大商朝的身份微妙,你為何一定要重用此子?”
“因為他足夠聰慧。”
慕白認真道,“奪嫡之事,若得他相助,必能事半功倍。”
“哦?”
長孫皇後聞言,面露詫異道,“母後可很少聽你對一個人有這麼高的評價。”
“母後或許不信,今日朝廷上,宣武王和九幽王兵權被奪,都是李兄故意設計的。”慕白說道。
“不可能。”
長孫皇後神色沉下,說道,“宣武王之事,若說是他設計,的确還有幾分可能,但是,九幽王兵權被奪,隻是一個意外,就連你父皇喚他上殿,都是臨時起意,他怎麼去設局。”
“如母後所說,父皇喚他上殿是臨時起意,而他設局,也就在上殿之時。”
慕白正色道,“在他看到張啟正和呂思清兩位老臣為他對抗宣武王的時候。”
長孫皇後聽過,神色一震,道,“他親口給你說的。”
“嗯。”
慕白點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