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館中,李子夜走出,跟着禁軍一同離去。
奉天殿前,長長的石階,足有千層,高處不勝寒的帝王,俯瞰天下。
百官矚目。
石階盡頭,一抹年輕的身影邁步走來。
高冠、束發,氣質儒雅,鋒芒初顯。
皇宮。
奉天殿。
百官矚目,李子夜入殿。
映入衆人的第一眼,年輕、儒雅、氣度不凡。
頗有當世儒将之風采。
“臣張三愚,拜見陛下。”
大殿中央,李子夜行禮,神色恭敬道。
朝堂上,衆人的目光齊齊看着殿中的年輕人,面露異色。
這就是讓凱旋王和羅刹王聯名舉薦的那位千夫長嗎?
聽說破銀甲鐵騎的方法,就是此人提出的。
果然年少有為。
高高在上的龍椅前,商皇也注視着下方的年輕人,片刻後,神色平和道,“平身吧。”
“謝陛下。”
李子夜起身,低着頭,盡顯人臣之恭敬。
“聽兩位武王說,破銀甲鐵騎之法,是三愚将軍提出。”
大殿上,商皇開口,誇贊道,“除此之外,誅殺溫道然和柳戎女,三愚将軍同樣居于首功,當真是英雄出少年。”
“陛下過譽。”
李子夜神态謙和道,“殺溫道然,羅刹王方才是首功,臣,不敢居功,至于破銀甲鐵騎一戰,要歸功于兩位武王和全體将士,臣隻不過是紙上談兵罷了。”
說到這裡,李子夜語氣一頓,輕聲道,“若說臣的功勞,也隻有殺柳戎女這一件罷了。”
“三愚将軍過謙了!”
龍椅前,商皇起身,笑道,“西境的情況,凱旋王和羅刹王都已告訴了朕,西境大捷,三愚當為首功!來人,宣旨!”
“是!”
一名内侍弓着身上前,小心翼翼地打開手中的聖旨,喊道,“三愚将軍接旨。”
“奉天承運皇帝诏曰,西境之戰,三愚将軍……”
内侍宣紙,安靜的大殿,落針可聞,唯有内侍那尖銳的聲音在殿中回蕩。
聖旨很長,啰啰嗦嗦一大堆,辭藻華麗,文采斐然,顯然,這并不是一張臨世草拟的诏書。